1.88億立方生態水注入“死亡之海” 繪就綠色生命畫卷
沙漠之門十一團歡迎您
welcome
8月26日,記者從一師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了解到,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已有6200萬立方生態水注入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沿途150公里的生態林、灌木林、沙柳及其它植被得到灌溉。2019年以來,已有1.88億立方米生態水相繼注入“死亡之海”,從高空一眼望去如一片片生命之花在沙漠中綻放,“死亡之海”煥發出了勃勃生機。
塔克拉瑪干沙漠是世界第二大、中國第一大流動沙漠,占地面積33萬平方公里,這里常年干旱少雨,蒸發量大,是生命的禁區,故被稱為“死亡之海”。
“死亡之海”北緣的一師十一團是屬于生態灌區的重點城鎮,灌區有近30公里從該團南部沙漠橫穿而過,而近年來農業灌溉用水緊缺一直制約著該團農業發展,農業用水都緊張為什么還要往沙漠里面灌水?
帶著疑問記者采訪了十一團水管站負責人林龍,據他介紹,7、8月份是汛期,在汛期很少有缺水現象,往沙漠里面灌水就是對沙漠生態進行人工干預,在達到汛期安全和生態補水的同時,補充地下水位,阻止土地沙化擴張,還能循環提高地下水的質量,極大的利于周邊人們的生活和生產。

近30年來,隨著塔里木河全域迎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水的需求與日俱增,因為缺少頂層設計和流域的統一調度,過度的水資源開發利用,造成了塔里木河水位開始逐年下降,塔河流域開始出現農業用水緊張問題,難以解決。
為了根治這一難題,近年來,全疆在退地減水、工程性節水、退耕還林、治沙防滲的同時,打破常規,對塔里木河流域的水資源實施嚴格的統一調度。正因如此,塔里木河流域管理局2019年首次從阿克蘇河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南部實施生態補水。

阿拉爾市水利工程服務中心主任洪鵬向記者介紹,得益于中央、自治區黨委的生態治理政策,第一師塔里木灌區向塔克拉瑪干沙漠進行生態補水的舉措得到了塔河流域管理局的大力支持,每年從塔南二干渠37號閘開始,用5個分水口直接補水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生態區。從2019年到2021年,連續生態補水累計1.88億立方米。

據了解,截至目前,已實施3次生態補水,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生態環境明顯改善,胡楊及野生灌木等植被長勢明顯好轉,野鴨等飛禽數量明顯增加,黃羊、馬鹿等大型食草動物陸續回歸,同時也為周邊的旅游業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國家級沙漠公園和5A級塔克拉瑪干沙漠景區就處于灌區范圍內,不少游客來到這里觀大漠風光,賞千年胡楊,沙海與濕地綠洲呈現出獨一無二的自然風光,讓游客流連忘返。
文圖:張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