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鎮概況
團鎮概況
三團位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北部邊沿,天山支脈喀拉鐵克山南麓洪積平原及葉爾羌河與喀什葛爾河沖積三角洲下游,東與阿瓦提縣豐收三場相接,西鄰柯坪縣,南與塔克拉瑪干沙漠毗鄰,西北部同二團接壤。團部中心位置地理坐標為北緯40°22′30″,東徑80°03′45″,海拔(波羅的海)1049米,距阿克蘇市中心132千米,距阿拉爾市134千米,距圖木舒克市114千米,行政區域面積492.14平方千米。
三團甘泉鎮屬暖溫帶大陸性干旱荒漠氣候,夏季炎熱,秋季涼爽,春季升溫快,冬季寒冷,四季分明,晝夜溫差大。最高氣溫43.9℃,最低氣溫–28.8℃,年平均氣溫11.53℃,年均無霜期195天,年均降水量73.5㎜,全年太陽輻射總量142千卡/㎝2,日照時數為2668.66小時,年平均風速1.08米/秒,平均氣壓896.8百帕,平均蒸發量1748.75㎜,是降水量的23.8倍。年均相對濕度53.1%。
三團始建于1956年3月12日,時稱中國人民解放軍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一師勝利二場,其前身是八路軍120師359旅718團。1949年1月,359旅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一兵團二軍步兵五師后,屬五師十四團二營和三營。新農場組建時得到了地方黨政部門、兵團、農一師、農一團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以農一團調來的兩個連、國防部隊轉業指戰員、南疆軍區生產管理處前進農場兩個隊、農一師工程技術人員、河南支邊青年等為主,1963和1964年,2958名上海知青支邊來團,奠定了三團事業發展的人力基礎。
三團歷史上有五次建制變化。1959年1月改農一師勝利二場為農一師勝利七場。1969年7月更名為農一師三團。1975年6月軍墾建制取消后稱阿克蘇地區農墾三團。1982年6月恢復農一師三團。2012年12月24日,根據中央決定,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師更名,三團遂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三團”,2020年1月掛牌成立阿拉爾市甘泉鎮,實行“團鎮合一”的管理體制。
團場現有黨政機關部門6個分別為:黨政辦公室、黨建工作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管理綜合治理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財政所。事業單位部門6個分別為:農業發展服務中心、社會事務服務中心、文體廣電服務中心、城鎮管理服務中心、核算中心、維穩綜治中心。基層單位20個,其中基層農業連隊17個、社區2個、幼兒園1個。2018年團場改革后學校、醫院實行師辦師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