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市發展成就丨增規模,上檔次,開創出經濟發展新局面
在新疆南疆,有這樣一片綠洲
她用寬闊的臂膀養育了40萬各族兒女
她以獨特的“四地”“五城”定位
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
第一師阿拉爾市
是英雄部隊三五九旅的傳人
新中國成立70年來
師市各族人民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
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
聚焦兵團職責使命
凝心聚力,攻堅克難
各項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取得了一系列輝煌成就
2019年國慶前夕,跨越塔里木河的首座斜拉橋塔里木大橋和十四團至塔中沙漠公路順利通車,這兩個項目的建成,為師市打造“進的來、出的去、跑的快”的交通目標又向前推進了一步。同時,阿克蘇至阿拉爾鐵路、阿拉爾機場項目也在緊鑼密鼓地向前推進當中。
據了解,公路、鐵路和機場項目的建成,將為阿拉爾市人民更加快捷的連接和聯系周邊縣市以及內地,為阿拉爾產業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路通了,人多了,經濟就活了。70年來,師市也在持續“強身、健體、塑形”,增強自身綜合實力,吸引了一批大項目落地投產見效。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毛巾系列產品為核心主業,內衣、襪子、家居用品多品類發展的企業。落戶師市以來,完成固定資產投入近三十億元,帶動2000人就業。
新疆新越絲路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張康虎說
2018年,公司產值接近6億元,給國家和師市貢獻的稅收是6800多萬元 ,在師市民營企業里排行第一。2019年,在師市和開發區的關心下,經過公司的全體努力,年生產總值預計超過8億元,稅收8000萬元。
自“十二五”以來,師市依托100萬噸籽棉,在已投產和在建項目產能的基礎上,抓住紡織業向西部轉移的機遇,積極引進棉紡織項目,延伸棉花產業鏈,實現了從棉花種植到成衣制造的全產業鏈條,紡織規模超過百萬錠,中泰紡織成為師市首家產值過20億元企業。
除了抓基礎、求發展、引企業,帶產業發展外,作為兵團農業大師的一師阿拉爾市也借助深化改革機遇,釋放改革紅利,鼓勵職工放開手腳,創辦合作社,尋找多元化的增收之路。十一團十連職工李惠芬去年加入香梨協會,在協會的引導幫助和師市“塔里木河”區域公共品牌的帶動下,她家的香梨早早就被客商訂購。
十一團十連職工李惠芬說
我們這一般都是當天采摘,采多少人家就拉走多少,不用擔心賣。
產品有銷路,職工的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到2018年,師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13元。2018年,師市實現國民生產總值308.5億元,是1952年的1217倍,人均生產總值比1953年增長了113.6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3728.5倍,財政收入增長了310倍。
文:宋勇 秦遇巧
編輯:萬 婷 責編:馮 斌
審核:錢素玲 監審:杜新民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