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0-00041 | 發布機構: | 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19-11-13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統計信息 | |
關鍵詞: |
2019年一師《塔里木統計》第六十四期(1-10月農業分析)
水果、棉花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師市農業生產全年預計情況簡析
2019年,師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新兵黨發[2019]1號文件精神,農業生產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加強農業技術服務指導,推動團場職工增收,全力推進師市農業健康合理發展,農業經濟保持穩增長態勢。
一、全年農業經濟預計情況
經過初步核算,根據現期掌握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形勢和生產者價格。預計師市本年度農業總產值276.57億元,增長9.5%(現價核算,未扣除價格因素),其中:種植業實現產值247.5億元,增長9.1%;林業實現產值2.7億元,增長1倍;牧業實現總產值14.79億元,增長7.8%;漁業實現產值1.12億元,增長16.7%;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產值1.04億元,增長7.3%。
二、農林牧漁業生產預計情況
(一)農作物播種面積持續增長,農業結構調整顯現突出
按農作物播種面積進度分,至10月末師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79.85萬畝,較去年增長3.3%。其中:棉花播種面積235.92萬畝,較去年增長5.8%;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08萬畝,較去年下降20.7%。(具體作物播種面積見下表)
師市農作物播種面積分析表
年份
計量
單位
播種面積
合 計
糧食
棉花
蔬菜
瓜果類
水稻
小麥
玉米
2019年
萬畝
279.85
22.08
11.57
1.48
8.89
235.92
6.92
0.76
2018年
萬畝
270.98
27.84
18.55
1.95
7.21
223.02
6.12
0.55
增減
%
3.3
-20.7
-37.6
-24.2
23.2
5.8
13.1
13.1
按農作物結構類型分,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呈現棉增糧減的態勢,棉花播種面積比重為84.5%,較去年增長2.2個百分點,播種面積增長12.9萬畝;糧食播種面積比重為7.9%,較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播種面積減少5.76萬畝;蔬菜播種面積比重為2.5%,較去年增長0.2個百分點,播種面積增加0.8萬畝。

(二)種植業主要農產品生產形勢穩定增長
目前水果、棉花兩類作物已經成為師市農業主導產業,今年生產形勢穩定,繼續發揮“壓倉石”作用。
在圍繞師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列政策下,水果生產總量進一步增長。預計全年水果產量165.0萬噸,較去年增加5.0萬噸,增長3.0%,其中:紅棗產量107.75萬噸,較全年增加10.3萬噸,增長1.0%,蘋果產量31.1萬噸,增長9.1%,梨產量22.4萬噸,較去年減產0.1萬噸,下降0.5%;棉花產量預計根據棉花目標價格平臺分戶匯總結合棉花測產,預計皮棉產量38.65萬噸,較去年增加近3.0萬噸,增長8.2%。
分團場看,紅棗預計產量增長較快的有七團、十一團、一團,增長幅度均在在10%以上,三團、六團預計產量下降較多;棉花預計產量各單位普遍增長,其中:增長超過10%的團場有:五團、六團、九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分單位產量預計情況詳見下表)
2019年分單位紅棗、棉花產量預計增長情況
計量單位:噸
單位
紅棗
棉花(皮棉)
本年預計
去年實際
增長%
本年預計
去年實際
增長%
師市合計
1077537
1067221
1.0
386468
357251
8.2
一 團
95927
87201
10.0
26690
26350
1.3
二 團
120065
120115
0.0
34948
34753
0.6
三 團
34233
66330
-48.4
25221
24782
1.8
四 團
70
700
-90.0
38
-100.0
五 團
19662
19506
0.8
8970
8143
10.2
六 團
9230
13666
-32.5
6089
5379
13.2
七 團
54300
48012
13.1
20100
19450
3.3
八 團
47100
44010
7.0
20082
19800
1.4
九 團
88580
85379
3.7
42863
34472
24.3
十 團
74300
71400
4.1
42918
42230
1.6
十 一 團
87810
78602
11.7
18621
17594
5.8
十 二 團
110010
108845
1.1
36950
33050
11.8
十 三 團
148200
147201
0.7
27796
25251
10.1
十 四 團
132000
124364
6.1
13360
13200
1.2
十 六 團
53350
50000
6.7
36434
27132
34.3
塔河種業
1733
632
174.2
7866
9345
-15.8
托喀依鄉
720
720
0.0
16675
15403
8.3
(三)林業生產增幅明顯
近年師市對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逐步加大,造林綠化帶動林業產業發展較為明顯,目前進入秋冬季,植樹活動已全面開展,將帶動師市林業產業大幅增長,預計林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1倍。
(四)生豬出欄加快,帶動畜牧業增長
經過上年度非洲豬瘟疫情的解除,牲畜牧業生產呈現一增二減的態勢,目前因市場生豬供不應求,生豬出欄增幅較大,拉動畜牧業整體上漲。預計牲畜出欄57.27萬頭只,較去年下降11.4%,其中:生豬出欄較快,達到27.23萬頭,比上年增長27.1%;預計牲畜存欄量43.49萬頭只,較去年增長7.5%,其中:豬和牛存欄分別增長26.6%和7.0%。畜產品產量供給相對充足,預計肉類總產3.37萬噸,較去年增長8.9%,牛奶7.75萬噸,下降3.7%,蛋禽產量0.48萬噸,增長13.2%。
三、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結構不優,內部結構調整急需推進
由于受自然條件及傳統觀念影響,農業產業結構以棉花、水果為主,養殖業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短板,并且一直未能有效解決;在水果結構上,紅棗占比獨大,其他適應市場需求的鮮食果品占比相對偏低,內部結構調整急需推進,合理優化內部結構,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合理發展。
(二)畜禽養殖風險較大,牛羊養殖產業疲軟
今年除生豬價格增長明顯外,其他肉制品價格都增長不多。因“非洲豬瘟”影響,生豬調入限制,師市母豬存欄量有限,生豬價格高位運行,養殖戶行業風險逐步加劇,整體生豬產業再增長幅度有限,同時肉牛肉羊雖價格有所上漲,但其生長周期長,風險大,見效慢,農戶養殖熱情不高。
(三)紅棗品級有所下降,產量與價格增長空間有限
根據市場分析,師市品質較好的紅棗價格增幅緩慢,同時紅棗品質受天氣影響較大,相比去年等級較高的紅棗數量呈現下降態勢。巴州、阿克蘇地區開展紅棗托市收購政策,對于紅棗產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價格有一定的抬升,紅棗期貨價格已經呈現上漲趨勢,紅棗價格有一定的增幅空間。
四、幾點建議
(一)全力做好棉花、紅棗采收、收購工作
目前,從棉麻公司獲悉棉花已收獲籽棉54.94萬噸,占預計總產60%以上,為確保棉花采收安全有序進行,積極做好農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做好職工服務引導工作。隨著新華(阿拉爾)紅棗價格指數的發布,紅棗已進入下樹環節,切實抓好紅棗采收、加工、銷售工作,通過農產品交易會、招商引資等各種方式,積極搭建銷售平臺,促進紅棗銷售順利展開。
(二)加大對畜禽生產的指導力度
做好畜禽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掌握可能引起畜禽市場波動的動態情況,發揮畜禽市場價格監測、分析、預警等作用,為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提供幫助,使得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地提高,積極鼓勵廣大養殖戶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大主要牲畜存欄出欄量,進一步提高牧業產值。大力宣傳出臺養殖優惠政策,鼓勵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入養殖業,從而依靠養殖業改善基本生活,讓師市的畜牧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進一步做好農業服務工作
加強農業技術培訓,積極探索農產品銷路并打開市場,維護好果品市場,特別是紅棗市場,開拓銷售渠道,保證一產整體經濟效益有效平穩運行。
(撰稿:羅國元)
水果、棉花產量再創歷史新高
——2019年師市農業生產全年預計情況簡析
2019年,師市全面貫徹落實中央一號文件和新兵黨發[2019]1號文件精神,農業生產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為總目標,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高標準農田建設為總抓手,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抓重點、補短板、強基礎,提升農業發展質量,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加強農業技術服務指導,推動團場職工增收,全力推進師市農業健康合理發展,農業經濟保持穩增長態勢。
一、全年農業經濟預計情況
經過初步核算,根據現期掌握的主要農產品生產形勢和生產者價格。預計師市本年度農業總產值276.57億元,增長9.5%(現價核算,未扣除價格因素),其中:種植業實現產值247.5億元,增長9.1%;林業實現產值2.7億元,增長1倍;牧業實現總產值14.79億元,增長7.8%;漁業實現產值1.12億元,增長16.7%;農林牧漁服務業實現產值1.04億元,增長7.3%。
二、農林牧漁業生產預計情況
(一)農作物播種面積持續增長,農業結構調整顯現突出
按農作物播種面積進度分,至10月末師市農作物播種面積279.85萬畝,較去年增長3.3%。其中:棉花播種面積235.92萬畝,較去年增長5.8%;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2.08萬畝,較去年下降20.7%。(具體作物播種面積見下表)
師市農作物播種面積分析表
年份 | 計量 單位 | 播種面積 合 計 | 糧食 | 棉花 | 蔬菜 | 瓜果類 | |||
水稻 | 小麥 | 玉米 | |||||||
2019年 | 萬畝 | 279.85 | 22.08 | 11.57 | 1.48 | 8.89 | 235.92 | 6.92 | 0.76 |
2018年 | 萬畝 | 270.98 | 27.84 | 18.55 | 1.95 | 7.21 | 223.02 | 6.12 | 0.55 |
增減 | % | 3.3 | -20.7 | -37.6 | -24.2 | 23.2 | 5.8 | 13.1 | 13.1 |
按農作物結構類型分,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呈現棉增糧減的態勢,棉花播種面積比重為84.5%,較去年增長2.2個百分點,播種面積增長12.9萬畝;糧食播種面積比重為7.9%,較去年下降2.3個百分點,播種面積減少5.76萬畝;蔬菜播種面積比重為2.5%,較去年增長0.2個百分點,播種面積增加0.8萬畝。
(二)種植業主要農產品生產形勢穩定增長
目前水果、棉花兩類作物已經成為師市農業主導產業,今年生產形勢穩定,繼續發揮“壓倉石”作用。
在圍繞師市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系列政策下,水果生產總量進一步增長。預計全年水果產量165.0萬噸,較去年增加5.0萬噸,增長3.0%,其中:紅棗產量107.75萬噸,較全年增加10.3萬噸,增長1.0%,蘋果產量31.1萬噸,增長9.1%,梨產量22.4萬噸,較去年減產0.1萬噸,下降0.5%;棉花產量預計根據棉花目標價格平臺分戶匯總結合棉花測產,預計皮棉產量38.65萬噸,較去年增加近3.0萬噸,增長8.2%。
分團場看,紅棗預計產量增長較快的有七團、十一團、一團,增長幅度均在在10%以上,三團、六團預計產量下降較多;棉花預計產量各單位普遍增長,其中:增長超過10%的團場有:五團、六團、九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分單位產量預計情況詳見下表)
2019年分單位紅棗、棉花產量預計增長情況 | ||||||
計量單位:噸 | ||||||
單位 | 紅棗 | 棉花(皮棉) | ||||
本年預計 | 去年實際 | 增長% | 本年預計 | 去年實際 | 增長% | |
師市合計 | 1077537 | 1067221 | 1.0 | 386468 | 357251 | 8.2 |
一 團 | 95927 | 87201 | 10.0 | 26690 | 26350 | 1.3 |
二 團 | 120065 | 120115 | 0.0 | 34948 | 34753 | 0.6 |
三 團 | 34233 | 66330 | -48.4 | 25221 | 24782 | 1.8 |
四 團 | 70 | 700 | -90.0 | 38 | -100.0 | |
五 團 | 19662 | 19506 | 0.8 | 8970 | 8143 | 10.2 |
六 團 | 9230 | 13666 | -32.5 | 6089 | 5379 | 13.2 |
七 團 | 54300 | 48012 | 13.1 | 20100 | 19450 | 3.3 |
八 團 | 47100 | 44010 | 7.0 | 20082 | 19800 | 1.4 |
九 團 | 88580 | 85379 | 3.7 | 42863 | 34472 | 24.3 |
十 團 | 74300 | 71400 | 4.1 | 42918 | 42230 | 1.6 |
十 一 團 | 87810 | 78602 | 11.7 | 18621 | 17594 | 5.8 |
十 二 團 | 110010 | 108845 | 1.1 | 36950 | 33050 | 11.8 |
十 三 團 | 148200 | 147201 | 0.7 | 27796 | 25251 | 10.1 |
十 四 團 | 132000 | 124364 | 6.1 | 13360 | 13200 | 1.2 |
十 六 團 | 53350 | 50000 | 6.7 | 36434 | 27132 | 34.3 |
塔河種業 | 1733 | 632 | 174.2 | 7866 | 9345 | -15.8 |
托喀依鄉 | 720 | 720 | 0.0 | 16675 | 15403 | 8.3 |
(三)林業生產增幅明顯
近年師市對生態環境建設力度逐步加大,造林綠化帶動林業產業發展較為明顯,目前進入秋冬季,植樹活動已全面開展,將帶動師市林業產業大幅增長,預計林業產值2.7億元,同比增長1倍。
(四)生豬出欄加快,帶動畜牧業增長
經過上年度非洲豬瘟疫情的解除,牲畜牧業生產呈現一增二減的態勢,目前因市場生豬供不應求,生豬出欄增幅較大,拉動畜牧業整體上漲。預計牲畜出欄57.27萬頭只,較去年下降11.4%,其中:生豬出欄較快,達到27.23萬頭,比上年增長27.1%;預計牲畜存欄量43.49萬頭只,較去年增長7.5%,其中:豬和牛存欄分別增長26.6%和7.0%。畜產品產量供給相對充足,預計肉類總產3.37萬噸,較去年增長8.9%,牛奶7.75萬噸,下降3.7%,蛋禽產量0.48萬噸,增長13.2%。
三、存在的問題
(一)農業產業結構不優,內部結構調整急需推進
由于受自然條件及傳統觀念影響,農業產業結構以棉花、水果為主,養殖業成為農業經濟發展的短板,并且一直未能有效解決;在水果結構上,紅棗占比獨大,其他適應市場需求的鮮食果品占比相對偏低,內部結構調整急需推進,合理優化內部結構,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健康合理發展。
(二)畜禽養殖風險較大,牛羊養殖產業疲軟
今年除生豬價格增長明顯外,其他肉制品價格都增長不多。因“非洲豬瘟”影響,生豬調入限制,師市母豬存欄量有限,生豬價格高位運行,養殖戶行業風險逐步加劇,整體生豬產業再增長幅度有限,同時肉牛肉羊雖價格有所上漲,但其生長周期長,風險大,見效慢,農戶養殖熱情不高。
(三)紅棗品級有所下降,產量與價格增長空間有限
根據市場分析,師市品質較好的紅棗價格增幅緩慢,同時紅棗品質受天氣影響較大,相比去年等級較高的紅棗數量呈現下降態勢。巴州、阿克蘇地區開展紅棗托市收購政策,對于紅棗產業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價格有一定的抬升,紅棗期貨價格已經呈現上漲趨勢,紅棗價格有一定的增幅空間。
四、幾點建議
(一)全力做好棉花、紅棗采收、收購工作
目前,從棉麻公司獲悉棉花已收獲籽棉54.94萬噸,占預計總產60%以上,為確保棉花采收安全有序進行,積極做好農機安全監督檢查工作,做好職工服務引導工作。隨著新華(阿拉爾)紅棗價格指數的發布,紅棗已進入下樹環節,切實抓好紅棗采收、加工、銷售工作,通過農產品交易會、招商引資等各種方式,積極搭建銷售平臺,促進紅棗銷售順利展開。
(二)加大對畜禽生產的指導力度
做好畜禽監測預報工作,及時掌握可能引起畜禽市場波動的動態情況,發揮畜禽市場價格監測、分析、預警等作用,為養殖戶規避市場風險提供幫助,使得畜牧業的經濟效益得到進一步地提高,積極鼓勵廣大養殖戶大力發展養殖業,增大主要牲畜存欄出欄量,進一步提高牧業產值。大力宣傳出臺養殖優惠政策,鼓勵廣大職工群眾積極投入養殖業,從而依靠養殖業改善基本生活,讓師市的畜牧業得到更好的發展。
(三)進一步做好農業服務工作
加強農業技術培訓,積極探索農產品銷路并打開市場,維護好果品市場,特別是紅棗市場,開拓銷售渠道,保證一產整體經濟效益有效平穩運行。
(撰稿:羅國元)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