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1-00644 | 發布機構: | 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1-12-31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統計信息 | |
關鍵詞: |
2021年一師《塔里木統計》第六十七期(1-11規上工業分析)
規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降至個位數
—— 2021年1-11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師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降至個位數,師市重點行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產值降幅持續加大,輕工業產值增速跌至負增長態勢,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增長放緩。
一、工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規上工業發展現狀
1-11月,如圖1所示,139家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9.6億元,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11.0%。兵團反饋增加值增速11.4%,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預計在兵團排名第6位。
圖1 工業總產值增速走勢

分輕重工業看,1-11月,重工業拉動師市規上工業增速明顯,輕工業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持續走低并在本月跌至負增長態勢,輕重工業比重65:35。輕工業產值增速同比降低2.0%,拉低增長1.5個百分點,貢獻率17.3%。重工業產值增速同比增加37.0%,拉動增長10.4個百分點,貢獻率82.7%。
分經濟類型看,1-11月,公有企業拉動增長明顯,非公有工業總產值占比大。公有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2.4億元,占總產值的45.9%,同比增長14.1%,拉動增長6.2個百分點,貢獻率59.6%。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7.2億元,占總產值的54.1%,同比增長4.9%,拉動增長2.7個百分點,貢獻率40.4%。
分行業看,如表1所示,1-11月,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產值降幅持續加大。重點行業持續呈現“5升7降”趨勢。
表1 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增速情況
序號
行業名稱
比重(%)
增速(%)
師市合計
——
8.9
七大行業小計
92.0
10.7
1
農副食品加工業
20.4
16.3
2
紡織業
28.0
-5.1
3
紡織服裝、服飾業
5.3
-60.0
4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7.2
81.7
5
化學纖維制造業
10.3
14.4
6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14.2
56.6
7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10.1
9.5
上升的5個行業是:1.農副食品加工業因38家新入庫企業同期數的上報及紅棗市場競爭加大,增速略有回落,本期同比增長16.3%,占師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20.4%,貢獻率28.9%,貢獻較大的企業是:經開區瑞利恒生物蛋白4.6%;十三團紅福天棗業2.3%;八團方海順油脂1.8%。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較快,同比增長81.7%,占比7.2%,貢獻率26.1%。貢獻率較大的企業是:經開區天盈石化14.2%、阿拉爾青松化工8.9%;五團德圣源肥業1.4%。3.化學纖維制造業同比增長14.4%,占比10.3%,貢獻率13.5%。中泰紡織本月一條生產線停產檢修,拉動增長較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增長56.6%,占比14.2%,貢獻率42.6%。隨著冬季部分企業停產,增速預計在下月始將有回落。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9.5%,占比10.1%,貢獻率10.5%。
下降的2個行業是:1. 紡織服裝、服飾業同比下降60.0%,占比5.3%。拉低產值增速3.2個百分點。重點企業納凱紡織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緊張成本增加和進出口交易量大幅下降,導致產值降幅較大。2.紡織業同比下降5.1%,占比28.0%,拉低增速1.6個百分點。師市16家紡織企業中,有6家企業拉低增長,其中臻泰紡織拉低1.7個百分點,太泉紡織拉低1.1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如圖2、圖3、圖4所示,1-11月,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產值107.1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59.6%、同比增長7.6%;國有單位完成工業產值36.6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20.4%、同比增長11.2%;團場完成工業產值43.5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24.2%、同比增長8.5%。
圖2 園區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圖3 國企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圖4 團場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分企業看,1-11月,師市32家企業產值超過億元(園區21家),共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37.5億元,占師市總產值比76.5%,同比增長10.4%,對師市工業產值貢獻率83.0%。按照體量排序,前20家增速情況為14家產值增速為正增長,其中南疆碳素、天盈石油化工、中泰紡織、一師電力公司、阿拉爾青松化工、新越絲路6家企業拉動明顯。6家企業呈下降態勢,其中納凱紡織產值增速降幅達60%,拉低師市產值增速3.2個百分點,臻泰紡織下降21.7%,拉低1.7個百分點,太泉紡織下降43.8%,拉低1.1個百分點。
分單位看,如表3所示,1-11月,團鎮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3.5億元,同比增長8.5%,貢獻率23.7%。因紅棗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達,團鎮紅棗加工企業競爭壓力大,本年月度升規企業少僅有2家,又有2020年度升規企業同期數的上報,增速已達峰值,趨于谷底。
表3 師市及各單位規上工業總產值排位情況表
單位名稱
本年累計(萬元)
同期累計(萬元)
同比增速(%)
同比增速位次
貢獻率(%)
貢獻率位次
師市合計(135家)
1796034
1558675
8.9
團場合計(93家)
435453
379220
8.5
23.7
九 團
20944
12081
63.9
1
3.70
2
十三團
44913
33815
25.5
2
4.7
1
十 團
42095
33513
18.7
3
3.6
3
七 團
17538
14343
15.6
4
1.3
8
四 團
12033
9876
15.2
5
0.9
11
六 團
36076
29617
15.1
6
2.7
5
十六團
43725
36132
14.4
7
3.2
4
三 團
14942
12970
8.9
8
0.8
12
十二團
48710
42790
7.7
9
2.5
6
八 團
21061
18506
7.6
10
1.1
10
五 團
34012
30100
6.8
11
1.6
7
十一團
22468
19893
6.8
12
1.2
9
二 團
14809
13939
0.4
13
0.4
13
十四團
13612
12895
-0.2
14
0.3
14
一 團
48515
58749
-21.9
15
-4.3
15
二、規上工業發展難點
(一)工業重點行業呈下滑趨勢
一是重點行業下降明顯。作為師市重點行業的紡織業和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速下滑較多。受原材料價格因素影響,紡織業產值增速由二季度的0.8%跌至-5.1%,拉低師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產值增速1.6個百分點。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團場規上企業大多為農產品初加工,產品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較弱。園區及師直企業未能形成上下游協作的產業鏈條。產品多集中在技術鏈、價值鏈低端的傳統初級產品,產值波動受市場影響大,1-11月共有50家企業累計產值負增長。
(二)個別企業有退庫的風險
截至11月,17家企業產值仍未達2000萬,其中六團盛祥彩印和八團宏眾建材仍未達500萬,且產值一直處于下降趨勢,盛祥彩印降幅達87.7%,宏眾建材80.4%。經開區新農甘草產、四團鴻坤面粉工業總產值降幅達分別達66.6%和35.7%。
規上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降至個位數
—— 2021年1-11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師市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降至個位數,師市重點行業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產值降幅持續加大,輕工業產值增速跌至負增長態勢,農副食品加工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等行業增長放緩。
一、工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規上工業發展現狀
1-11月,如圖1所示,139家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9.6億元,同比增長8.9%,兩年平均增長11.0%。兵團反饋增加值增速11.4%,環比下降0.8個百分點,預計在兵團排名第6位。
圖1 工業總產值增速走勢
分輕重工業看,1-11月,重工業拉動師市規上工業增速明顯,輕工業工業總產值累計增速持續走低并在本月跌至負增長態勢,輕重工業比重65:35。輕工業產值增速同比降低2.0%,拉低增長1.5個百分點,貢獻率17.3%。重工業產值增速同比增加37.0%,拉動增長10.4個百分點,貢獻率82.7%。
分經濟類型看,1-11月,公有企業拉動增長明顯,非公有工業總產值占比大。公有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82.4億元,占總產值的45.9%,同比增長14.1%,拉動增長6.2個百分點,貢獻率59.6%。非公有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7.2億元,占總產值的54.1%,同比增長4.9%,拉動增長2.7個百分點,貢獻率40.4%。
分行業看,如表1所示,1-11月,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產值降幅持續加大。重點行業持續呈現“5升7降”趨勢。
表1 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增速情況
序號 | 行業名稱 | 比重(%) | 增速(%) |
師市合計 | —— | 8.9 | |
七大行業小計 | 92.0 | 10.7 | |
1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20.4 | 16.3 |
2 | 紡織業 | 28.0 | -5.1 |
3 | 紡織服裝、服飾業 | 5.3 | -60.0 |
4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7.2 | 81.7 |
5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0.3 | 14.4 |
6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14.2 | 56.6 |
7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10.1 | 9.5 |
上升的5個行業是:1.農副食品加工業因38家新入庫企業同期數的上報及紅棗市場競爭加大,增速略有回落,本期同比增長16.3%,占師市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為20.4%,貢獻率28.9%,貢獻較大的企業是:經開區瑞利恒生物蛋白4.6%;十三團紅福天棗業2.3%;八團方海順油脂1.8%。2.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較快,同比增長81.7%,占比7.2%,貢獻率26.1%。貢獻率較大的企業是:經開區天盈石化14.2%、阿拉爾青松化工8.9%;五團德圣源肥業1.4%。3.化學纖維制造業同比增長14.4%,占比10.3%,貢獻率13.5%。中泰紡織本月一條生產線停產檢修,拉動增長較上月下降1.6個百分點。4.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同比增長56.6%,占比14.2%,貢獻率42.6%。隨著冬季部分企業停產,增速預計在下月始將有回落。5.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9.5%,占比10.1%,貢獻率10.5%。
下降的2個行業是:1. 紡織服裝、服飾業同比下降60.0%,占比5.3%。拉低產值增速3.2個百分點。重點企業納凱紡織因原材料價格上漲,用工緊張成本增加和進出口交易量大幅下降,導致產值降幅較大。2.紡織業同比下降5.1%,占比28.0%,拉低增速1.6個百分點。師市16家紡織企業中,有6家企業拉低增長,其中臻泰紡織拉低1.7個百分點,太泉紡織拉低1.1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如圖2、圖3、圖4所示,1-11月,工業園區完成工業產值107.1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59.6%、同比增長7.6%;國有單位完成工業產值36.6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20.4%、同比增長11.2%;團場完成工業產值43.5億元,占師市工業總產值的24.2%、同比增長8.5%。
圖2 園區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圖3 國企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圖4 團場總產值增速及比重走勢圖
分企業看,1-11月,師市32家企業產值超過億元(園區21家),共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37.5億元,占師市總產值比76.5%,同比增長10.4%,對師市工業產值貢獻率83.0%。按照體量排序,前20家增速情況為14家產值增速為正增長,其中南疆碳素、天盈石油化工、中泰紡織、一師電力公司、阿拉爾青松化工、新越絲路6家企業拉動明顯。6家企業呈下降態勢,其中納凱紡織產值增速降幅達60%,拉低師市產值增速3.2個百分點,臻泰紡織下降21.7%,拉低1.7個百分點,太泉紡織下降43.8%,拉低1.1個百分點。
分單位看,如表3所示,1-11月,團鎮規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43.5億元,同比增長8.5%,貢獻率23.7%。因紅棗價格同比上漲幅度達,團鎮紅棗加工企業競爭壓力大,本年月度升規企業少僅有2家,又有2020年度升規企業同期數的上報,增速已達峰值,趨于谷底。
表3 師市及各單位規上工業總產值排位情況表
單位名稱 | 本年累計(萬元) | 同期累計(萬元) | 同比增速(%) | 同比增速位次 | 貢獻率(%) | 貢獻率位次 |
師市合計(135家) | 1796034 | 1558675 | 8.9 |
|
|
|
團場合計(93家) | 435453 | 379220 | 8.5 |
| 23.7 |
|
九 團 | 20944 | 12081 | 63.9 | 1 | 3.70 | 2 |
十三團 | 44913 | 33815 | 25.5 | 2 | 4.7 | 1 |
十 團 | 42095 | 33513 | 18.7 | 3 | 3.6 | 3 |
七 團 | 17538 | 14343 | 15.6 | 4 | 1.3 | 8 |
四 團 | 12033 | 9876 | 15.2 | 5 | 0.9 | 11 |
六 團 | 36076 | 29617 | 15.1 | 6 | 2.7 | 5 |
十六團 | 43725 | 36132 | 14.4 | 7 | 3.2 | 4 |
三 團 | 14942 | 12970 | 8.9 | 8 | 0.8 | 12 |
十二團 | 48710 | 42790 | 7.7 | 9 | 2.5 | 6 |
八 團 | 21061 | 18506 | 7.6 | 10 | 1.1 | 10 |
五 團 | 34012 | 30100 | 6.8 | 11 | 1.6 | 7 |
十一團 | 22468 | 19893 | 6.8 | 12 | 1.2 | 9 |
二 團 | 14809 | 13939 | 0.4 | 13 | 0.4 | 13 |
十四團 | 13612 | 12895 | -0.2 | 14 | 0.3 | 14 |
一 團 | 48515 | 58749 | -21.9 | 15 | -4.3 | 15 |
二、規上工業發展難點
(一)工業重點行業呈下滑趨勢
一是重點行業下降明顯。作為師市重點行業的紡織業和紡織服裝、服飾業增速下滑較多。受原材料價格因素影響,紡織業產值增速由二季度的0.8%跌至-5.1%,拉低師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產值增速1.6個百分點。二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團場規上企業大多為農產品初加工,產品附加值低,抗風險能力較弱。園區及師直企業未能形成上下游協作的產業鏈條。產品多集中在技術鏈、價值鏈低端的傳統初級產品,產值波動受市場影響大,1-11月共有50家企業累計產值負增長。
(二)個別企業有退庫的風險
截至11月,17家企業產值仍未達2000萬,其中六團盛祥彩印和八團宏眾建材仍未達500萬,且產值一直處于下降趨勢,盛祥彩印降幅達87.7%,宏眾建材80.4%。經開區新農甘草產、四團鴻坤面粉工業總產值降幅達分別達66.6%和35.7%。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