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2-00111 | 發布機構: | 政府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2-06-23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統計信息 | |
關鍵詞: |
2022年一師《塔里木統計》第三十三期(1-5月規上工業分析)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引領師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
—— 2022年1-5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5月以來,隨著建筑業的快速增長,新投產商混制造企業的產能逐漸釋放,南疆碳素生產穩定,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引領師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產值比重逐月高速提升。因紡織業的影響,師市規上工業整體增長呈放緩態勢。
一、工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規上工業發展現狀
1-5月,如圖1所示,159家(其中國家代報保留同期數1家,長期停產1家)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7.57億元,同比增長10.8%,低于上月1.7個百分點。師市規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10.0%,低于上月2.4個百分點,預計在兵團排名前五位。
圖1 工業總產值增速走勢
分行業看
1-5月,如表1所示,在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下,師市規上工業六個重點行業“五升一降”,重點行業增長低于全師平均3.4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最快,貢獻最大。但因前期疫情、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國際環境等不利因素影響,師市紡織業產值持續走低,達到自2019年疫情以來最低,本年月平均增長速度僅為1.0%。
表1 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情況
序號
行業名稱
比重(%)
增速(%)
拉動
(百分點)
師市合計
——
10.8
——
六大行業小計
88.2
7.1
6.5
1
農副食品加工業
24.3
10.1
2.5
2
紡織業
24.6
-8.1
-2.4
3
化學纖維制造業
10.6
15.7
1.6
4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12.2
39.0
3.8
5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7.1
9.9
0.7
6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9.5
3.0
0.3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3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27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12.2%,比重按照月平均36.9%的速度加大,同比增長39.0%,拉動增長3.8個百分點,對師市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高達35.5%,居貢獻之首。行業新增產能拉動明顯,新增10家企業拉動師市增長2.9個百分點,對整個行業的貢獻率27.6%。南疆碳素產能逐漸發揮,本月累計增長104.6%,拉動師市整體增長2.0個百分點,阿拉爾青松化工因三年一次的停機檢修,5月13日始停產,產量比上月下降近36%。
紡織業(21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1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24.6%,降幅持續擴大,同比下降8.1%,比上月低3.6個百分點。紡織企業大型企業運營不佳,新增5家企業增長被完全緩沖,增速下降的企業12家,占總紡織企業數的57.1%,拉低增長最多的是臻泰紡織和新越絲路,分別下降35.3%、33.0%,分別拉低師市2.3和1.3個百分點,大型企業錦域紡織業在本月出現負增長,產值同比下降13.9%,拉低師市0.6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5.56億元,占師市比重60.9%,增長7.0%,本月因紡織業運營困難的影響,低于師市平均1.9個百分點;團鎮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34.93億元,占比32.5%,增長18.0%,高于師市平均7.2個百分點,團鎮發展區域協調性差,九團因2家攪拌站拉動,增長72.3%,四團酒廠技改提升,增長31.4%,產業單一無新增產能或技改提升的團鎮工業發展緩慢,三團本月下降6.5%,十一團下降4.8%,十四團下降2.8%;師市國有單位所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78億元,占比16.5%,增長6.5%。新農開發因乳粉產量提升,產值較快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1.73億元,同比增長21.1%,高于師市平均10.3個百分點,拉動師市0.3個百分點。青松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7.16億元,同比增長7.4%,低于師市平均3.4個百分點,拉動師市0.5個百分點,因庫車、烏蘇等地水泥制造企業增多,競爭加大,青松集團子公司產值不同程度出現下降。電力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8.75億元,同比增長2.9%,拉動師市0.3個百分點。因盛源熱電自4月末設備機組開始C級檢修,本月增速同比下降16.4%,累積降幅6.1%,拉低師市0.2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因疫情、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等因素影響,師市紡織企業運營困難,雖好于上月,但產值降幅仍然較大,對師市工業經濟增長極為不利。中泰紡織因原材料溶解膠進口量不足且國內市場購進價格漲幅較大,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能未充分發揮,目前只有二期生產線正常生產。
(二)兩年均在庫企業技改提能少,拉動增長弱。僅有中泰紡織、興美達等少數企業提升產能,老企業產值增長拉動幾乎為0,甚至為拉低,拉低企業數為61家,占老企業的46.5%。
(三)師市大型企業數量少,發展弱。截至目前,師市159家規模以上企業中,產值過億元企業僅有15家,其中8家處于負增長態勢,2021年1-5月,過億元企業18家,且八成企業產值增長。
(四)部分團鎮企業財務不規范,核查難度大,影響師市產值的匯總。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核查規范要求,企業被核查時,須提供增值稅發票等佐證產品銷售的原始依據,但大多團鎮企業無法提供。本次國家核查師市4家規上工業企業,其中工業園區1家,1團、3團、5團各1家,核查時,3團正易龍農業科技開具增值稅發票為0張,無法提供印證資料,當月未參與匯總,直接導致該團產值增速比上月下降18.9個百分點,本月累計下降1.5%。在后續核查中,同樣發現不開具發票的企業家數較多,占核查企業總數的44.4%。
三、工作建議
(一)在師市專項針對紡織企業的九條措施政策扶持和干部掛鉤幫扶機制下,需加大力度鼓勵紡織企業逐漸恢復生產。
(二)緊盯“桐昆紡織”等重點產業類項目,爭取早投產達效。
(三)結合核查,對師市團鎮企業,特別是由代賬公司負責的企業加大服務和指導力度,避免財務不規范而無法印證產值的情況。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引領師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
—— 2022年1-5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規模以上工業經濟運行分析
5月以來,隨著建筑業的快速增長,新投產商混制造企業的產能逐漸釋放,南疆碳素生產穩定,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引領師市規上工業產值增長,產值比重逐月高速提升。因紡織業的影響,師市規上工業整體增長呈放緩態勢。
一、工業運行基本情況
(一)規上工業發展現狀
1-5月,如圖1所示,159家(其中國家代報保留同期數1家,長期停產1家)規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07.57億元,同比增長10.8%,低于上月1.7個百分點。師市規上工業增加值預計同比增長10.0%,低于上月2.4個百分點,預計在兵團排名前五位。
圖1 工業總產值增速走勢
分行業看
1-5月,如表1所示,在經濟持續下行壓力下,師市規上工業六個重點行業“五升一降”,重點行業增長低于全師平均3.4個百分點。其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最快,貢獻最大。但因前期疫情、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及國際環境等不利因素影響,師市紡織業產值持續走低,達到自2019年疫情以來最低,本年月平均增長速度僅為1.0%。
表1 規模以上工業重點行業工業總產值增速情況
序號 | 行業名稱 | 比重(%) | 增速(%) | 拉動 (百分點) |
師市合計 | —— | 10.8 | —— | |
六大行業小計 | 88.2 | 7.1 | 6.5 | |
1 | 農副食品加工業 | 24.3 | 10.1 | 2.5 |
2 | 紡織業 | 24.6 | -8.1 | -2.4 |
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0.6 | 15.7 | 1.6 |
4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 | 12.2 | 39.0 | 3.8 |
5 | 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 | 7.1 | 9.9 | 0.7 |
6 | 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 | 9.5 | 3.0 | 0.3 |
非金屬礦物制品業(23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4.27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12.2%,比重按照月平均36.9%的速度加大,同比增長39.0%,拉動增長3.8個百分點,對師市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高達35.5%,居貢獻之首。行業新增產能拉動明顯,新增10家企業拉動師市增長2.9個百分點,對整個行業的貢獻率27.6%。南疆碳素產能逐漸發揮,本月累計增長104.6%,拉動師市整體增長2.0個百分點,阿拉爾青松化工因三年一次的停機檢修,5月13日始停產,產量比上月下降近36%。
紡織業(21家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7.19億元,占工業總產值比重24.6%,降幅持續擴大,同比下降8.1%,比上月低3.6個百分點。紡織企業大型企業運營不佳,新增5家企業增長被完全緩沖,增速下降的企業12家,占總紡織企業數的57.1%,拉低增長最多的是臻泰紡織和新越絲路,分別下降35.3%、33.0%,分別拉低師市2.3和1.3個百分點,大型企業錦域紡織業在本月出現負增長,產值同比下降13.9%,拉低師市0.6個百分點。
分區域看,工業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5.56億元,占師市比重60.9%,增長7.0%,本月因紡織業運營困難的影響,低于師市平均1.9個百分點;團鎮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34.93億元,占比32.5%,增長18.0%,高于師市平均7.2個百分點,團鎮發展區域協調性差,九團因2家攪拌站拉動,增長72.3%,四團酒廠技改提升,增長31.4%,產業單一無新增產能或技改提升的團鎮工業發展緩慢,三團本月下降6.5%,十一團下降4.8%,十四團下降2.8%;師市國有單位所屬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17.78億元,占比16.5%,增長6.5%。新農開發因乳粉產量提升,產值較快增長,實現工業總產值1.73億元,同比增長21.1%,高于師市平均10.3個百分點,拉動師市0.3個百分點。青松集團實現工業總產值7.16億元,同比增長7.4%,低于師市平均3.4個百分點,拉動師市0.5個百分點,因庫車、烏蘇等地水泥制造企業增多,競爭加大,青松集團子公司產值不同程度出現下降。電力公司實現工業總產值8.75億元,同比增長2.9%,拉動師市0.3個百分點。因盛源熱電自4月末設備機組開始C級檢修,本月增速同比下降16.4%,累積降幅6.1%,拉低師市0.2個百分點。
二、存在的問題
(一)因疫情、原材料價格持續高位等因素影響,師市紡織企業運營困難,雖好于上月,但產值降幅仍然較大,對師市工業經濟增長極為不利。中泰紡織因原材料溶解膠進口量不足且國內市場購進價格漲幅較大,企業生產成本居高不下,產能未充分發揮,目前只有二期生產線正常生產。
(二)兩年均在庫企業技改提能少,拉動增長弱。僅有中泰紡織、興美達等少數企業提升產能,老企業產值增長拉動幾乎為0,甚至為拉低,拉低企業數為61家,占老企業的46.5%。
(三)師市大型企業數量少,發展弱。截至目前,師市159家規模以上企業中,產值過億元企業僅有15家,其中8家處于負增長態勢,2021年1-5月,過億元企業18家,且八成企業產值增長。
(四)部分團鎮企業財務不規范,核查難度大,影響師市產值的匯總。按照國家和自治區相關核查規范要求,企業被核查時,須提供增值稅發票等佐證產品銷售的原始依據,但大多團鎮企業無法提供。本次國家核查師市4家規上工業企業,其中工業園區1家,1團、3團、5團各1家,核查時,3團正易龍農業科技開具增值稅發票為0張,無法提供印證資料,當月未參與匯總,直接導致該團產值增速比上月下降18.9個百分點,本月累計下降1.5%。在后續核查中,同樣發現不開具發票的企業家數較多,占核查企業總數的44.4%。
三、工作建議
(一)在師市專項針對紡織企業的九條措施政策扶持和干部掛鉤幫扶機制下,需加大力度鼓勵紡織企業逐漸恢復生產。
(二)緊盯“桐昆紡織”等重點產業類項目,爭取早投產達效。
(三)結合核查,對師市團鎮企業,特別是由代賬公司負責的企業加大服務和指導力度,避免財務不規范而無法印證產值的情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