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4-00068 | 發布機構: | |
生成日期: | 2024-02-20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統計信息 | |
關鍵詞: |
2024年一師《塔里木統計》第七期(2023年1-12月建筑業分析)
師市建筑業穩步增長 市場后勁發展不足
—— 2023年1-12月第一師阿拉爾市房地產業生產情況簡析
在師市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師建筑企業克服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發展趨緩和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困難,積極開拓市場、大力推進企業提質升級。2023年全師建筑業總產值實現穩步增長,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經營形式持續向好,為全師經濟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建筑業企業基本情況
截止四季度,師市共有資質建筑業企業55家,較去年同期新增建筑業企業9家。1-本季簽訂合同額212.66億元,同比下降3.43%,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117.84億元,同比增長38.62%,本年新簽訂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
二、建筑業生產特點
(一)建筑業總產值穩定增長,建筑工程發揮支撐作用。1-本季師市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4.49億元,同比增長16.72%,在兵團排名第四,比上年同期下降5.57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當季完成產值25.49億元,同比增長17.0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1.49個百分點。
分構成看,建筑工程產值107.13億元,同比增長15.44%,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為93.58%,是建筑業總產值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安裝工程產值7.24億元,同比增長39.11%;其他產值0.11億元,同比增長43.72%。
分單位看,建筑業總產值排名前五的單位為:三五九建筑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9.34億元,同比下降7.18%;新城建筑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8.14億元,同比增長59.96%;中鐵二十一局實現建筑業總產值8.04億元,同比增長841.23%;南口建司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18億元,同比增長60.22%;起順建司實現建筑業總產值5.91億元,同比增長9.36%,五家企業共完成建筑業產值77.61億元,占一師建筑業總產值的67.79%,拉動一師建筑業增長104.46百分點。
(二)建筑業企業個數不斷增加,新入庫企業拉動明顯。近年來,師市黨委、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支持政策,助力企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外埠企業落戶師市。截止2023年年底全師有資質內建筑業企業55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建筑業產值1.49億元,拉動師市建筑業增長9.09個百分點。其中,有工作量的企業5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
(三)新簽合同額下降,市場后勁發展不足 。2023年,全師資質內建筑企業簽訂合同總額212.66億元,同比下降3.43%,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2.9個百分點。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117.84億元,同比增長38.62%,本年新簽訂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新簽合同額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3.89個百分點,本年新簽簽訂合同額的大幅回落不僅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經營,更不利于全師建筑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也表明全師建筑業市場發展后勁不足。
三、建筑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建筑業發展后勁不足。2023年師市建筑業雖然呈穩步增長態勢,但通過本年新簽合同額不難看出,建筑業發展后勁不足,本年施工項目大部分屬于去年簽訂的合同額,2022年因疫情影響,師市三、四季度建筑業施工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此結轉了大量的工程,而本年新簽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本年新簽合同額是建筑業總產值的重要先行指標,本年新簽合同額下降,意味著建筑業企業承攬的工程減少,2024年結轉的能施工的合同額相應較少,將導致建筑業后續發展壓力增大。
二是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目前,師市建筑業企業以承攬房屋建筑、高標準農田和水利類項目為主,其中能開展水利類施工項目的企業目前有3家,這三家企業在本年新簽合同額均呈現正增長,而能從事其它特色工程建筑的施工企業較少,跨領域施工能力不強,經營范圍較窄。全年師市1/2以上的建筑總產值集中在房屋建筑業;在55家建筑業企業中,主營業務基本是市場趨于飽和的房屋建筑業,隨著師市房地產新開工項目建設,現有項目的大面積竣工,師市建筑業將快速下滑,意味著師市建筑企業多元化發展和加快轉型升級亟待加快。
四、對策建議
(一)積極開拓師市外市場,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要加大開拓市場的力度,實施“走出去”戰略,以開拓外地建筑市場為擴展方向,制定鼓勵政策,為外出施工企業提供更優良的服務。
(二)鼓勵企業轉變經營思路,積極開拓市場多元發展。目前師市建筑業企業以傳統的房屋建筑施工為主,應積極轉變經營思路,盡快調整市場方向,向橋路工程、裝飾裝修、電力能源等技術含量高的行業發展,參與交通等大型公共基礎等項目建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提高建筑企業資質等級,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三)進一步規范建筑業市場,引導企業有計劃發展。要加大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力度,同時下大氣力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的工作力度,減輕企業壓力。指引支持企業以獨立承包或聯營合作等方式參與優質項目,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省內外承包市場競爭。同時,建筑企業自身也還需要不斷加強質量意識,積極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進行“綠色建筑”,建立完善的保質創優管理體系,不斷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建筑產品。
師市建筑業穩步增長 市場后勁發展不足
—— 2023年1-12月第一師阿拉爾市房地產業生產情況簡析
在師市黨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師建筑企業克服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發展趨緩和原材料上漲等多重困難,積極開拓市場、大力推進企業提質升級。2023年全師建筑業總產值實現穩步增長,龍頭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經營形式持續向好,為全師經濟穩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一、建筑業企業基本情況
截止四季度,師市共有資質建筑業企業55家,較去年同期新增建筑業企業9家。1-本季簽訂合同額212.66億元,同比下降3.43%,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117.84億元,同比增長38.62%,本年新簽訂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
二、建筑業生產特點
(一)建筑業總產值穩定增長,建筑工程發揮支撐作用。1-本季師市建筑業企業完成建筑業總產值114.49億元,同比增長16.72%,在兵團排名第四,比上年同期下降5.57個百分點。其中,四季度當季完成產值25.49億元,同比增長17.06%,比上年四季度提高31.49個百分點。
分構成看,建筑工程產值107.13億元,同比增長15.44%,占建筑業總產值的比重為93.58%,是建筑業總產值穩定增長的主要動力。安裝工程產值7.24億元,同比增長39.11%;其他產值0.11億元,同比增長43.72%。
分單位看,建筑業總產值排名前五的單位為:三五九建筑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9.34億元,同比下降7.18%;新城建筑實現建筑業總產值28.14億元,同比增長59.96%;中鐵二十一局實現建筑業總產值8.04億元,同比增長841.23%;南口建司實現建筑業總產值6.18億元,同比增長60.22%;起順建司實現建筑業總產值5.91億元,同比增長9.36%,五家企業共完成建筑業產值77.61億元,占一師建筑業總產值的67.79%,拉動一師建筑業增長104.46百分點。
(二)建筑業企業個數不斷增加,新入庫企業拉動明顯。近年來,師市黨委、政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出臺支持政策,助力企業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批外埠企業落戶師市。截止2023年年底全師有資質內建筑業企業55家,同比增加9家,完成建筑業產值1.49億元,拉動師市建筑業增長9.09個百分點。其中,有工作量的企業54家,比上年同期增加6家。
(三)新簽合同額下降,市場后勁發展不足 。2023年,全師資質內建筑企業簽訂合同總額212.66億元,同比下降3.43%,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2.9個百分點。其中上年結轉合同額117.84億元,同比增長38.62%,本年新簽訂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新簽合同額相比上年同期回落33.89個百分點,本年新簽簽訂合同額的大幅回落不僅不利于企業的穩定經營,更不利于全師建筑業市場的可持續發展,也表明全師建筑業市場發展后勁不足。
三、建筑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建筑業發展后勁不足。2023年師市建筑業雖然呈穩步增長態勢,但通過本年新簽合同額不難看出,建筑業發展后勁不足,本年施工項目大部分屬于去年簽訂的合同額,2022年因疫情影響,師市三、四季度建筑業施工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因此結轉了大量的工程,而本年新簽合同額94.82億元,同比下降29.87%,本年新簽合同額是建筑業總產值的重要先行指標,本年新簽合同額下降,意味著建筑業企業承攬的工程減少,2024年結轉的能施工的合同額相應較少,將導致建筑業后續發展壓力增大。
二是企業市場競爭力不強。目前,師市建筑業企業以承攬房屋建筑、高標準農田和水利類項目為主,其中能開展水利類施工項目的企業目前有3家,這三家企業在本年新簽合同額均呈現正增長,而能從事其它特色工程建筑的施工企業較少,跨領域施工能力不強,經營范圍較窄。全年師市1/2以上的建筑總產值集中在房屋建筑業;在55家建筑業企業中,主營業務基本是市場趨于飽和的房屋建筑業,隨著師市房地產新開工項目建設,現有項目的大面積竣工,師市建筑業將快速下滑,意味著師市建筑企業多元化發展和加快轉型升級亟待加快。
四、對策建議
(一)積極開拓師市外市場,加快企業轉型升級。要加大開拓市場的力度,實施“走出去”戰略,以開拓外地建筑市場為擴展方向,制定鼓勵政策,為外出施工企業提供更優良的服務。
(二)鼓勵企業轉變經營思路,積極開拓市場多元發展。目前師市建筑業企業以傳統的房屋建筑施工為主,應積極轉變經營思路,盡快調整市場方向,向橋路工程、裝飾裝修、電力能源等技術含量高的行業發展,參與交通等大型公共基礎等項目建設,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提高建筑企業資質等級,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三)進一步規范建筑業市場,引導企業有計劃發展。要加大對建筑市場的監管力度,同時下大氣力清理建設領域拖欠工程款的工作力度,減輕企業壓力。指引支持企業以獨立承包或聯營合作等方式參與優質項目,鼓勵企業積極參與省內外承包市場競爭。同時,建筑企業自身也還需要不斷加強質量意識,積極推行全面質量管理,進行“綠色建筑”,建立完善的保質創優管理體系,不斷為社會提供高質量的建筑產品。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