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4-00096 | 發布機構: | |
生成日期: | 2024-05-10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統計信息 | |
關鍵詞: |
2024年一師《塔里木統計》第二十一期(1-3月農業分析)
農業經濟發展不及預期
—— 2024年1-3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農業生產簡析
師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兵團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師域內“菜籃子”“肉盤子”供應充足。1-3月,師市農業經濟運行平穩,總體發展不及預期。
一、基本情況
1-3月,師市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完成總產值12.07億元,同比增長3.8%(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種植業完成2.15億元,增長10.6%;林業完成1.78億元,下降18.5%;畜牧業完成5.06億元,增長4.4%;漁業完成0.18億元,增長23.5%;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2.9億元,增長8.0%。
二、生產特點
(一)蔬菜生產穩步提高,面積產量實現“雙增”。1-3月師市蔬菜種植0.81萬畝、增長9.3%,收獲產量2.41萬噸、增長9.0%,其中葉菜類和茄果類蔬菜面積占54.7%、產量占52.7%。蔬菜產值1.75億元,增長14.1%,拉動農業增長1.9個百分點,占農業產值比重14.5%,較上年增長7.5個百分點。分團鎮看:十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七團蔬菜產量合計1.74萬噸,實現產值1.3億元,占蔬菜產值比重74.3%,拉動蔬菜產值增長9.4個百分點。
(二)畜牧養殖略有增長,畜禽產品“二增四降”。1-3月師市主要牲畜牛羊豬出欄21.74萬頭、增長1.4%,其中:牛出欄1.12萬頭、增長27.3%,羊出欄11.54萬只、增長19.3%,豬出欄9.08萬頭、下降16.6%;家禽出欄16.42萬只、下降49.1%。主要畜禽產品牛奶產量2.64萬噸、下降3.4%,雞蛋產量885噸、下降16.5%(主要畜禽出欄和產品產量附件所示)。影響畜牧業產值增速不高的主要因素是生豬出欄和牛奶產量下降,分團鎮看:豬牛羊出欄萬頭以上的是十四團、八團、三團、九團、七團、十團、五團、十二團、十一團、十六團、一團、四團,其中由于豬出欄下降影響畜牧業增速下降的主要有十四團、三團、七團、十二團,分別下降33.6%、36.5%、19.7%、38.6%,拉低畜牧業產值5.8個百分點;牛奶產量下降的主要是十團、四團(較上年減少0.21萬噸),拉低畜牧業產值1.0個百分點。
(三)林業面積產量“雙降”。1-3月師市林業產值1.78億元,下降18.5%,其中:林木培育和種植面積2.45萬公頃,下降17.1%;木材采運1303立方米,下降89.0%。分團鎮看:4個團鎮影響較大,分別是三團、七團、十六團、二團,產值總計1.0億元,下降21.7%,占林業產值比重56.2%,拉低林業產值12.7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畜牧業對農業整體增速拉動不足。1-3月,師市畜牧業占農業比重41.9%,拉動農業增速2.1個百分點,對農業的貢獻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豬出欄同比下降16.6%,拉低農業增速2.4個百分點;牛奶下降3.4%,拉低農業增速0.4個百分點。
(二)林業產值同比下滑。1-3月,師市林業產值下降18.5%,拉低農業增速2.2個百分點,對農業造成的不利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師市上年一季度“雙重”林業項目(重點區域重大生態保護和修護項目)正常開工,本年“雙重”項目國家資金未下發,項目未開工,導致造林及退化林修復面積較上年同期下降。
(三)種養結構不均衡,農業總體發展受限。1-3月,師市種植業占農業比重17.8%,林業占比14.8%,畜牧業占比41.9%,漁業占比1.5%,農林牧漁服務業占比24.0%(此項指標在核算增加值時計入三產服務業)。從農業內部五大行業占比來看,畜牧業、種植業、林業是農業增長主要動力,三大行業在各團呈不均衡發展狀態。畜牧業生豬出欄主要集中在十四團、八團、七團,由于十四團、七團生豬出欄較上年減少1.57萬頭,拉低農業增速2.1個百分點;種植業蔬菜主要集中在十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七團,實現產值1.3億元,拉動農業增長1.3個百分點;林業產值較大的在三團、七團、十六團、二團,完成產值1.0億元,拉低農業增速1.5個百分點。農業產業結構的不盡合理,制約了農業整體發展。
四、意見建議
(一)強化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水平。一是各團鎮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培育、引進大型畜牧肉制品生產企業,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形成養殖、宰殺、深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循環,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推動畜牧業有序發展;二是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動員中小型養殖戶建設集中養殖小區,進行統一養殖、統一管理,推動零散養殖戶規模化發展;三是緊盯大型養殖項目工程建設進度,督促四團萬頭奶源基地、十三團泰福徠生豬養殖二期、十一團二千頭肉牛養殖項目、十團二千頭(只)肉牛肉羊養殖項目早日竣工投產達產,促進畜牧產業提質增效。
(二)積極挖潛補短板,推動林業經濟健康發展。一是積極謀劃申請造林項目,確保師市造林面積穩定增長,保障林業經濟良好運行;二是各團鎮要關注林業育種育苗、造林、森林撫育等生產活動,全面摸清林木培育和種植的面積,統全統實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和林業產品產量,確保林業產值顆粒歸倉;三是各團鎮要做好林下空間的統籌規劃,合理采取林糧、林藥、林花等不同林下種植方式,促進林業與種植業協同發展。
(三)持續優化農業結構,打破發展瓶頸。一是各團鎮(鄉)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因地制宜多形式發展設施農業,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二是各團鎮(鄉)在依托現有特色種植業規模上,加大火龍果、藍莓、草莓、羊肚菌等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提升產品的增量,實現產值效益雙贏;三是各團鎮要充分利用自身水資源優勢,培育引進蝦蟹類水產養殖企業,促進漁業養殖多元化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農業經濟發展不及預期
—— 2024年1-3月第一師阿拉爾市農業生產簡析
師市認真貫徹落實國家、自治區、兵團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全力抓好春季農業生產,確保師域內“菜籃子”“肉盤子”供應充足。1-3月,師市農業經濟運行平穩,總體發展不及預期。
一、基本情況
1-3月,師市農林牧漁及服務業完成總產值12.07億元,同比增長3.8%(按可比價計算,下同),其中:種植業完成2.15億元,增長10.6%;林業完成1.78億元,下降18.5%;畜牧業完成5.06億元,增長4.4%;漁業完成0.18億元,增長23.5%;農林牧漁服務業完成2.9億元,增長8.0%。
二、生產特點
(一)蔬菜生產穩步提高,面積產量實現“雙增”。1-3月師市蔬菜種植0.81萬畝、增長9.3%,收獲產量2.41萬噸、增長9.0%,其中葉菜類和茄果類蔬菜面積占54.7%、產量占52.7%。蔬菜產值1.75億元,增長14.1%,拉動農業增長1.9個百分點,占農業產值比重14.5%,較上年增長7.5個百分點。分團鎮看:十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七團蔬菜產量合計1.74萬噸,實現產值1.3億元,占蔬菜產值比重74.3%,拉動蔬菜產值增長9.4個百分點。
(二)畜牧養殖略有增長,畜禽產品“二增四降”。1-3月師市主要牲畜牛羊豬出欄21.74萬頭、增長1.4%,其中:牛出欄1.12萬頭、增長27.3%,羊出欄11.54萬只、增長19.3%,豬出欄9.08萬頭、下降16.6%;家禽出欄16.42萬只、下降49.1%。主要畜禽產品牛奶產量2.64萬噸、下降3.4%,雞蛋產量885噸、下降16.5%(主要畜禽出欄和產品產量附件所示)。影響畜牧業產值增速不高的主要因素是生豬出欄和牛奶產量下降,分團鎮看:豬牛羊出欄萬頭以上的是十四團、八團、三團、九團、七團、十團、五團、十二團、十一團、十六團、一團、四團,其中由于豬出欄下降影響畜牧業增速下降的主要有十四團、三團、七團、十二團,分別下降33.6%、36.5%、19.7%、38.6%,拉低畜牧業產值5.8個百分點;牛奶產量下降的主要是十團、四團(較上年減少0.21萬噸),拉低畜牧業產值1.0個百分點。
(三)林業面積產量“雙降”。1-3月師市林業產值1.78億元,下降18.5%,其中:林木培育和種植面積2.45萬公頃,下降17.1%;木材采運1303立方米,下降89.0%。分團鎮看:4個團鎮影響較大,分別是三團、七團、十六團、二團,產值總計1.0億元,下降21.7%,占林業產值比重56.2%,拉低林業產值12.7個百分點。
三、存在的問題
(一)畜牧業對農業整體增速拉動不足。1-3月,師市畜牧業占農業比重41.9%,拉動農業增速2.1個百分點,對農業的貢獻不及預期,主要原因是:豬出欄同比下降16.6%,拉低農業增速2.4個百分點;牛奶下降3.4%,拉低農業增速0.4個百分點。
(二)林業產值同比下滑。1-3月,師市林業產值下降18.5%,拉低農業增速2.2個百分點,對農業造成的不利影響較大,主要原因是:師市上年一季度“雙重”林業項目(重點區域重大生態保護和修護項目)正常開工,本年“雙重”項目國家資金未下發,項目未開工,導致造林及退化林修復面積較上年同期下降。
(三)種養結構不均衡,農業總體發展受限。1-3月,師市種植業占農業比重17.8%,林業占比14.8%,畜牧業占比41.9%,漁業占比1.5%,農林牧漁服務業占比24.0%(此項指標在核算增加值時計入三產服務業)。從農業內部五大行業占比來看,畜牧業、種植業、林業是農業增長主要動力,三大行業在各團呈不均衡發展狀態。畜牧業生豬出欄主要集中在十四團、八團、七團,由于十四團、七團生豬出欄較上年減少1.57萬頭,拉低農業增速2.1個百分點;種植業蔬菜主要集中在十團、十二團、十三團、十六團、七團,實現產值1.3億元,拉動農業增長1.3個百分點;林業產值較大的在三團、七團、十六團、二團,完成產值1.0億元,拉低農業增速1.5個百分點。農業產業結構的不盡合理,制約了農業整體發展。
四、意見建議
(一)強化政策扶持力度,提升畜牧業規模化發展水平。一是各團鎮要加大政策引導力度,培育、引進大型畜牧肉制品生產企業,建立“龍頭企業+合作社+養殖戶”經營模式,形成養殖、宰殺、深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循環,實現產供銷一體化,推動畜牧業有序發展;二是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扶持動員中小型養殖戶建設集中養殖小區,進行統一養殖、統一管理,推動零散養殖戶規模化發展;三是緊盯大型養殖項目工程建設進度,督促四團萬頭奶源基地、十三團泰福徠生豬養殖二期、十一團二千頭肉牛養殖項目、十團二千頭(只)肉牛肉羊養殖項目早日竣工投產達產,促進畜牧產業提質增效。
(二)積極挖潛補短板,推動林業經濟健康發展。一是積極謀劃申請造林項目,確保師市造林面積穩定增長,保障林業經濟良好運行;二是各團鎮要關注林業育種育苗、造林、森林撫育等生產活動,全面摸清林木培育和種植的面積,統全統實各項生產費用支出和林業產品產量,確保林業產值顆粒歸倉;三是各團鎮要做好林下空間的統籌規劃,合理采取林糧、林藥、林花等不同林下種植方式,促進林業與種植業協同發展。
(三)持續優化農業結構,打破發展瓶頸。一是各團鎮(鄉)要結合自身實際,合理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因地制宜多形式發展設施農業,提升設施農業發展水平;二是各團鎮(鄉)在依托現有特色種植業規模上,加大火龍果、藍莓、草莓、羊肚菌等特色產業發展,通過提升產品的增量,實現產值效益雙贏;三是各團鎮要充分利用自身水資源優勢,培育引進蝦蟹類水產養殖企業,促進漁業養殖多元化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