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000000000-2023-00072 | 發布機構: | 師市減災委辦公室 |
生成日期: | 2023-03-14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應急管理 | |
關鍵詞: |
第一師阿拉爾市推進應急安全知識 “五進”工作實施方案
為扎實推進應急安全知識進企業、進連隊、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以下統稱“五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公眾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師市整體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堅持社會共治,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積極有效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公共安全治理的途徑。加強安全公益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扎實推進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安全意識、風險防范、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和社會整體安全水平。
二、任務措施
(一)認真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下基層宣講活動。
師市應急管理局每年安排一定的預算資金,組織消防、應急救援、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專家隊伍,由各團鎮(鄉)、街道辦,以連隊(社區)、企業、學校等為基本單元組織人員、準備場地,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下基層宣講活動。重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重要論述,《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及家庭用火、用電、用氣安全、防溺水、防一氧化碳中毒、應急避難逃生以及家庭防災減災等應急安全知識,確保每個團鎮(鄉)每年不少于2場次,每個街道辦每年不少于3場次。
責任單位:應急管理局
落實主體:團鎮(鄉)、街道辦
(二)認真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活動。
各團鎮(鄉)、街道辦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農貿市場、巴扎、夜市等)發揮“大喇叭”普及率高、受眾面廣作用,滾動播放季節性安全生產常識、安全提示;以“安全生產月”“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平安農機”等主題日為載體,集中組織開展群眾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提示,每年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活動,確保每個連隊、社區每年集中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不少于1場次,職工群眾受教育率達80%以上;逐步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功能設施,定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災害避險逃生疏散演練,提高職工群眾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扎實開展園區企業應急安全知識宣傳工作,每年集中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不少于5場次。
教育局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扎實開展應急安全知識進學校工作,監督轄區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工作。
1.應急安全知識進企業。將安全宣傳教育納入企業日常管理,與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創新培訓形式,作為企業班前會、月度例會、生產經營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固定議題;定期舉辦“安全大講堂”,企業主要負責人帶頭講安全課;組織安全生產法治宣講會,增強職工法律意識;開展安全生產經驗交流活動,組織職工、家屬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組織企業職工開展安全應急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廣泛開展“查找身邊的隱患”活動,設立隱患線索舉報平臺,健全激勵獎勵機制;要依法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內部舉報人制度,加大舉報獎勵力度,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設置安全宣傳欄和崗位安全標識,張貼安全宣傳標語、風險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應急處置措施和程序等。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
落實主體:企業
2.應急安全知識進連隊。連隊黨支部,常態化通過職工大會、地頭會、現場會和入戶排查、連隊廣播、職工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應急、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用火用電用氣、農機、道路交通、地震、防汛、地質自然災害等方面應急安全知識宣傳,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安全知識集中宣講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和防范應對災害基本技能。
責任單位:團鎮(鄉)
落實主體:連隊(村)
3.應急安全知識進社區。社區黨支部要將應急安全知識教育納入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評定工作,以創建“文明社區”“平安社區”“安全社區”等為載體,充分利用社區廣播、戶外電子屏、電梯、樓宇電視、社區微信群、公益廣告等手段經常進行應急安全知識、安全提示,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每半年開展一次火災、地震等綜合性逃生疏散演練活動,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安全知識集中宣講教育,提升社區居民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
落實主體:社區
4.應急安全知識進學校。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豐富學校安全教育資源,推動將安全宣傳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證安全教育時間,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分類開展安全教育,確保安全教育課時有保障,師生員工接受安全知識教育率達100%,通過教育好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達到帶動整個社會的作用。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演練。每學年組織師生開展不少于一次的防踩踏、地震、火災等疏散逃生實戰演練,每個師生每學期要接受不少于一次安全教育培訓。
責任單位:教育局
落實主體:各級各類學校
5.應急安全知識進家庭。將家庭應急安全知識教育和家庭健康知識學習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比創建活動之中,推動安全用電、安全用氣、安全用火和預防煤氣中毒、交通安全等應急安全知識教育進家庭活動,大力宣傳家庭健康知識和家庭基本安全常識,提升每個家庭成員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鼓勵家庭開展必要的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倡導家庭開展口罩、消毒液以及家庭應急包、應急燈、逃生索、防火毯、滅火器等必要應急物資儲備。廣泛開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動,家長要帶頭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為及生活方式,培養子女養成良好安全行為和生活習慣;指導家庭成員加強安全防范,定期開展家庭燃氣、用電、防火和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等安全知識家教。社區網格員要定期幫助排查整治家庭安全隱患,提示出門關閉天然氣開關、電器開關和門窗,形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
落實主體:連隊(村)、社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提高群眾安全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舉措。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將應急安全知識宣傳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從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高度認識做好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與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民普法等有機結合起來,一并推動落實。
(二)加大投入,保障經費。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大對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從應急管理經費中列支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專項經費,圍繞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加強政策支持,為制作印刷宣傳品、開展安全培訓教育、應急安全志愿者活動等提供經費保障,積極拓展社會資源進入應急安全知識的途徑,拓寬社會化市場化籌資渠道,確保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活動順利實施推進。
(三)齊抓共管,形成長效。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強對連隊(村)、社區基層單位的幫助指導、政策支持,推動建立常態化,全覆蓋的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協作機制,切實增強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受教育、人人會防范”的濃厚氛圍。
為扎實推進應急安全知識進企業、進連隊、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以下統稱“五進”),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大力加強公眾安全教育,進一步提高師市整體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完善公民安全教育體系。堅持社會共治,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積極有效拓展人民群眾參與公共安全治理的途徑。加強安全公益宣傳,普及安全知識,培育安全文化,扎實推進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安全意識、風險防范、應急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筑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積極營造全社會關注、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努力提高全民安全素質和社會整體安全水平。
二、任務措施
(一)認真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下基層宣講活動。
師市應急管理局每年安排一定的預算資金,組織消防、應急救援、安全生產、自然災害防治等方面專家隊伍,由各團鎮(鄉)、街道辦,以連隊(社區)、企業、學校等為基本單元組織人員、準備場地,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下基層宣講活動。重點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重要論述,《安全生產法》《消防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法律法規及家庭用火、用電、用氣安全、防溺水、防一氧化碳中毒、應急避難逃生以及家庭防災減災等應急安全知識,確保每個團鎮(鄉)每年不少于2場次,每個街道辦每年不少于3場次。
責任單位:應急管理局
落實主體:團鎮(鄉)、街道辦
(二)認真開展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活動。
各團鎮(鄉)、街道辦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在人員相對集中的場所(農貿市場、巴扎、夜市等)發揮“大喇叭”普及率高、受眾面廣作用,滾動播放季節性安全生產常識、安全提示;以“安全生產月”“5·12防災減災日”“119消防日”“全國交通安全日”“平安農機”等主題日為載體,集中組織開展群眾性安全教育和安全提示,每年開展“身邊人講身邊事”活動,確保每個連隊、社區每年集中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不少于1場次,職工群眾受教育率達80%以上;逐步完善應急避難場所功能設施,定期組織開展有針對性的災害避險逃生疏散演練,提高職工群眾掌握自救互救技能。
經濟技術開發區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扎實開展園區企業應急安全知識宣傳工作,每年集中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不少于5場次。
教育局要有專人負責應急安全知識工作,扎實開展應急安全知識進學校工作,監督轄區各級各類學校開展應急安全知識宣講教育和應急疏散演練工作。
1.應急安全知識進企業。將安全宣傳教育納入企業日常管理,與生產經營各項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創新培訓形式,作為企業班前會、月度例會、生產經營會和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的固定議題;定期舉辦“安全大講堂”,企業主要負責人帶頭講安全課;組織安全生產法治宣講會,增強職工法律意識;開展安全生產經驗交流活動,組織職工、家屬觀看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組織企業職工開展安全應急培訓演練,提高應急處置、自救互救能力;廣泛開展“查找身邊的隱患”活動,設立隱患線索舉報平臺,健全激勵獎勵機制;要依法建立安全“吹哨人”和內部舉報人制度,加大舉報獎勵力度,及時發現風險隱患;加強企業安全文化建設,設置安全宣傳欄和崗位安全標識,張貼安全宣傳標語、風險警示公告、安全操作提示、應急處置措施和程序等。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
落實主體:企業
2.應急安全知識進連隊。連隊黨支部,常態化通過職工大會、地頭會、現場會和入戶排查、連隊廣播、職工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應急、預防非職業性一氧化碳中毒、安全用火用電用氣、農機、道路交通、地震、防汛、地質自然災害等方面應急安全知識宣傳,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安全知識集中宣講教育,普及安全知識和防范應對災害基本技能。
責任單位:團鎮(鄉)
落實主體:連隊(村)
3.應急安全知識進社區。社區黨支部要將應急安全知識教育納入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創建評定工作,以創建“文明社區”“平安社區”“安全社區”等為載體,充分利用社區廣播、戶外電子屏、電梯、樓宇電視、社區微信群、公益廣告等手段經常進行應急安全知識、安全提示,普及安全知識,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每半年開展一次火災、地震等綜合性逃生疏散演練活動,每年至少開展一次應急安全知識集中宣講教育,提升社區居民應急避險和自救互救能力。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
落實主體:社區
4.應急安全知識進學校。落實《中小學公共安全教育指導綱要》,豐富學校安全教育資源,推動將安全宣傳教育內容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保證安全教育時間,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分類開展安全教育,確保安全教育課時有保障,師生員工接受安全知識教育率達100%,通過教育好一名學生,影響一個家庭,達到帶動整個社會的作用。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和演練。每學年組織師生開展不少于一次的防踩踏、地震、火災等疏散逃生實戰演練,每個師生每學期要接受不少于一次安全教育培訓。
責任單位:教育局
落實主體:各級各類學校
5.應急安全知識進家庭。將家庭應急安全知識教育和家庭健康知識學習融入“文明家庭”、“五好家庭”等評比創建活動之中,推動安全用電、安全用氣、安全用火和預防煤氣中毒、交通安全等應急安全知識教育進家庭活動,大力宣傳家庭健康知識和家庭基本安全常識,提升每個家庭成員的安全防護意識和能力。鼓勵家庭開展必要的家庭應急物資儲備,倡導家庭開展口罩、消毒液以及家庭應急包、應急燈、逃生索、防火毯、滅火器等必要應急物資儲備。廣泛開展家庭“安全明白人”活動,家長要帶頭提倡健康的家庭安全行為及生活方式,培養子女養成良好安全行為和生活習慣;指導家庭成員加強安全防范,定期開展家庭燃氣、用電、防火和電動自行車停放、充電等安全知識家教。社區網格員要定期幫助排查整治家庭安全隱患,提示出門關閉天然氣開關、電器開關和門窗,形成良好的安全習慣。
責任單位:團鎮(鄉)、街道辦
落實主體:連隊(村)、社區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是新形勢下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重要論述精神,提高群眾安全素養和自救互救能力的重要舉措。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強組織領導,將應急安全知識宣傳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從維護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的高度認識做好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與精神文明創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全民普法等有機結合起來,一并推動落實。
(二)加大投入,保障經費。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大對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從應急管理經費中列支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專項經費,圍繞實施全民安全素質提升工程,加強政策支持,為制作印刷宣傳品、開展安全培訓教育、應急安全志愿者活動等提供經費保障,積極拓展社會資源進入應急安全知識的途徑,拓寬社會化市場化籌資渠道,確保應急安全知識“五進”活動順利實施推進。
(三)齊抓共管,形成長效。各團鎮(鄉)、街道辦,經開區要加強對連隊(村)、社區基層單位的幫助指導、政策支持,推動建立常態化,全覆蓋的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協作機制,切實增強應急安全知識“五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受教育、人人會防范”的濃厚氛圍。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