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號: | gxw-2025-00001 | 發布機構: | 工業和信息化局 |
生成日期: | 2025-03-05 | 廢止日期: | |
文 號: | 主題分類: | 文件政策 | |
關鍵詞: |
工信部印發《加快推進民用爆炸物品行業轉型升級實施意見》
民用爆炸物品行業(以下簡稱民爆行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礎性行業。《“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安全發展規劃》實施以來,民爆行業創新驅動力逐步增強、本質安全水平大幅提升、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但同時還存在安全生產基礎不夠牢固、數字技術融合應用還不深入、數字化轉型基礎差異較大等不足。為加快推進民爆行業轉型升級,依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門《關于加快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動民爆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轉型,實現民爆行業發展質量和本質安全水平同步提升。
到2027年底,民爆產品無人化生產線廣泛推廣應用,高危險性生產工房、工序現場實現無固定崗位操作人員;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形成3到5家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民爆企業(集團);產品結構和產能布局更加優化;產品質量保障能力和有效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大力推動技術進步
(一)完善行業技術創新體系。健全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民爆技術創新體系。制訂實施民爆行業基礎科研重點方向指南,采取“揭榜掛帥”等多種方式,引導和組織行業優勢力量開展共性技術研究。鼓勵支持民爆龍頭骨干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設備制造企業、上下游企業協同聯動,建設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及產品和技術試驗平臺。
(二)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應用研究帶動,支持數字技術與制造裝備深入融合。重點開展民爆生產線直接接觸危險品工序的無人化技術,射孔彈、人工影響天氣用燃爆器材、安全氣囊用點火具等小品種產品少(無)人化生產線技術,智能倉儲技術研究;推進無線爆破技術裝備研發;加快智能在線檢測系統和智能制造裝備研發應用;加快5G通信與無線射頻識別(RFID)等智能傳感技術在生產、銷售、運輸、儲存過程控制環節的應用研究。
(三)提升產品質量水平。持續開展民爆產品質量提升行動。完善民爆產品質量標準體系,用先進標準推動質量升級。推動企業落實《制造業卓越質量工程實施意見》,加快健全完善先進質量管理體系,開展質量管理能力評價,提高質量管理能力。深入開展產品監督抽檢工作,推動企業提升質量檢測水平,全面提升產品質量。
三、加快數字技術賦能,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
(四)深入推進數字化轉型。企業應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實現生產過程全流程數據采集與管控。推進生產設備數字化改造,推動設備聯網和生產環節數字化鏈接。點線面打造一批數字化轉型典型標桿,帶動行業數字化水平提升。鼓勵龍頭企業牽頭制定場景圖譜,梳理要素清單,體系化、標準化、場景化推進民爆產業鏈數字化轉型。
(五)加快智能化改造。持續實施“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工程,推動安全、成熟、可靠人工智能技術及裝備在民爆生產線的應用,形成一批“數字孿生+”“人工智能+”“擴展現實+”等智能場景。建立民爆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形成面向智能制造典型應用場景的標準群。鼓勵企業開展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評估。
(六)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應用。鼓勵企業建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平臺,提升安全生產感知、監測、預警、處置和評估能力。制定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民爆行業安全生產數字化管理標準。推進民爆行業“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標桿項目建設,提煉推廣一批優秀經驗做法。
(七)加快老舊設備和生產線更新改造。依據《工業重點行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指南》,以達到設計使用年限的設備或實際投產運行超過10年的工業炸藥、工業雷管、人工影響天氣燃爆器材、安全氣囊用點火具、射孔彈等生產線和現場混裝炸藥地面站為重點,加快更新改造老舊、低效、高風險設備和生產線。
四、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八)推動企業重組整合。鼓勵民爆企業跨地區跨所有制重組整合、開展產業鏈整合,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和供應鏈。鼓勵構建區域營銷平臺,優化銷售場點布局,支持區域銷售企業之間及同上下游企業重組整合。各級民爆行業主管部門應加強監管,依法依規處置違法違規企業,大幅壓減危險源點。
(九)持續優化產業及產品結構。繼續壓減包裝型工業炸藥許可產能,穩步提升企業(集團)現場混裝炸藥許可產能占比。積極推動科研、生產、銷售、爆破服務“一體化”發展模式。鼓勵撤點并線,推動實現集約高效生產。優化產能許可管理措施,動態調整電子雷管產能,支持高品質、高附加值產品應用。引導企業強化行業自律,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五、切實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和擴大開放
(十)加快實施綠色制造。以節能降耗、清潔生產、清潔能源利用等為重點,加快推進民爆行業綠色清潔轉型。鼓勵基于數字技術開展生產工藝技術和裝備的綠色化改造,鼓勵低(無)污染起爆藥、工業炸藥及制品等產品和技術研發推廣。大力推進無起爆藥雷管技術,實現雷管生產零污染。嚴格落實節能環保法律法規政策,鼓勵企業提升重點用能設備效能,采用可降解綠色包裝,應用先進環保技術做好廢水、固體廢物和不合格品處理,促進減污降碳、循環利用、節能減排。
(十一)擴大國際交流合作。推動民爆企業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以礦山、高鐵、電力等企業“走出去”為牽引,支持優勢民爆企業到海外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和開展一體化服務。鼓勵民爆企業積極開發國際市場,擴大工業電子雷管等民爆產品出口規模。鼓勵國內民爆企業與國際先進民爆企業合作,引進先進技術或聯合開展研發,引入先進管理模式或人才,增強國際競爭能力。
六、加大保障支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十二)加強組織領導。加強統籌協調和重大問題研究,推動任務措施落實落地。各級民爆行業主管部門要統一思想,充分認識推進民爆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省級民爆行業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符合本地區民爆行業發展實際的工作方案,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宣傳解讀,推動各項工作順利實施。行業龍頭骨干企業要發揮帶頭作用,積極落實各項重要任務和工作目標,為行業安全發展、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十三)加大政策支持。建立科技創新激勵政策,對壓減危險崗位操作人員的創新技術及智能裝備首次應用的、對開展民爆產品生產線無人化試點并成功應用的,給予政策支持。完成對小品種民爆生產企業重組整合的,可將小品種產能置換為混裝炸藥產能使用。支持民爆企業積極參與單項冠軍、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以及綠色工廠、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申報。用好國家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的政策保障措施。
(十四)擴大人才供給。支持企業制定人才培養計劃,加快培育一批科技領軍人才、青年骨干人才,以及一批既懂民爆行業又懂數字技術的復合型人才隊伍。支持一線生產人員參與創新研發。鼓勵高校開展民爆相關學科專業建設,支持民爆企業建設民爆人才實訓基地和實習基地。加強專家隊伍建設,遴選責任心強、工作負責、業務素質突出的中青年專業人才進入行業專家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