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成人网,最新的欧美黄色,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亚洲看片一区

您的位置:首頁 >民政局>信息公開詳細
索引號: 100018-2024-00024 發布機構: 民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5-27 廢止日期:
文 號: 主題分類: 文件解讀
關鍵詞:

搭建醫康融合橋 織就康復服務網 促進精神障礙患者回歸和融入社會——解讀《民政部 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中國殘聯關于開展“精康融合行動”的通知》

日前,民政部會同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印發了《關于開展“精康融合行動”的通知》(民發〔2022〕104號,以下簡稱《通知》),對今后三年全面推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做出部署。現解讀如下:

一、政策背景

精神衛生既是全球性重大公共衛生問題,也是影響社會穩定和人民福祉的重大社會問題。精神障礙高患病率、高致殘率、低治療率、低康復率的特點,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極大痛苦和負擔。社區康復服務是改善和提高精神障礙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社會適應與參與能力和就業能力,促進其回歸和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按照中央決策部署,2017年,民政部等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意見》(民發〔2017〕167號),提出到2025年,80%以上的縣(市、區)廣泛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在開展精神障礙社區康復的縣(市、區),60%以上的居家患者接受社區康復服務的工作目標。但據民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國殘聯三部門聯合摸底調查顯示,目前僅30%左右的縣(市、區)開展了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工作推進情況與中央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開展“精康融合行動”,是切實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實現2025年任務目標的重要抓手,是提高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質量和水平,為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統連續的基本康復服務,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努力營造安全、平穩、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的重要舉措。

二、政策意義

一是關心關愛精神障礙人員的重要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時指出要“關心關愛精神障礙人員”,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完善殘疾人社會保障制度和關愛服務體系”等要求。民政部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牽頭部門職責作用,協調相關部門聯合開展為期三年的“精康融合行動”,主要目的是多方引導加大資源投入力度,完善社區康復等關愛服務體系,營造關愛精神障礙患者的良好社會氛圍,降低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的復發率、致殘率和肇事肇禍率,切實減輕患者家庭和社會負擔。

二是打通“醫”“康”循環的迫切需要。由于精神疾病特點,大多數患者需要長期治療,更需要長期康復,尤其是社區康復。但我國精神障礙康復服務缺位,長期以來“重治療、輕康復”模式影響了工作整體開展,患者經過急性期治療后,因缺少必要的生活、社交等技能訓練和過渡性服務,難以較好地融入社會,進而導致病情反復,出現“旋轉門”現象。針對精神衛生治療和康復環節銜接問題,《通知》提出,將著力推動建立完善醫療機構、康復機構、就業服務機構以及康復對象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轉介服務機制,建立醫康雙向轉介綠色通道,促進患者回歸家庭和社會。

三是明確資源整合和規范發展的工作方向。近年來,各地探索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模式,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服務供給不足、投入不足、人才短缺、區域發展不平衡、服務運營壓力大、轉介服務不規范等問題仍較為突出。《通知》提出,將進一步通過統籌各類服務場地資源、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等方式增加服務供給;將建設高素質專業人才隊伍、豐富服務內容和形式、加強服務過程監管等方式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將通過規范評估和登記轉介服務、建立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指標、整合形成全國統一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國家轉介服務信息平臺等方式促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規范化發展。

三、政策內容

針對當前面臨的重點難點問題,《通知》明確了分年度任務目標,提出了六大行動19項重點任務,進一步指明了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發展的目標、重點、方法和內容。

(一)關于梯次推進年度任務目標。“精康融合行動”擬利用三年左右時間,逐步推動形成布局健全合理、服務主體多元、形式方法多樣靈活、轉介銜接順暢有序、管理機制專業規范的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體系。在“服務覆蓋年”,縣(市、區、旗)服務覆蓋率和登記康復對象接受規范服務率要分別達到50%和30%以上;在“提質增效年”,縣(市、區、旗)服務覆蓋率和規范服務率要分別達到65%和45%以上;在“長效機制建設年”,縣(市、區、旗)服務覆蓋率和規范服務率要分別達到80%和60%以上。三個階段梯次縱深推進,每個階段劃定一個時間節點、聚焦一個中心目標、錨定一個定性指標,確保行動有序開展,為最終實現2025年目標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二)關于六大行動的主要內容。一是優化服務體系建設布局方面,《通知》強調,要根據現有服務機構、康復設施、專業人才隊伍等要素科學規劃,加強基層服務網絡標準化建設,發揮地級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和指導功能,以及統籌城鄉服務發展,大力探索適合農村地區的社區康復服務模式等;二是醫、康轉介銜接方面,《通知》提出,整合形成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國家轉介信息平臺,實現醫療機構、社區康復機構和康復對象需求等信息共享和轉介;建立基于專業評估和自愿申請的轉介登記機制,拓展登記渠道,建立各類企事業單位、村(居)委會、社會組織或個人的轉介登記申請機制;建立醫療機構和康復機構綠色通道,滿足康復對象病情復發時快速轉介需求;三是提升服務供給方面,《通知》提出,發揮各類醫療機構的技術支持和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有條件的殘疾人康復中心的輻射帶動作用,提高服務供給能力;鼓勵引導社會力量通過公建民營、政府購買服務、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等方式參與服務供給,培育多元市場主體;豐富服務內容,針對兒童、老年人等特殊對象定制服務內容,根據不同需求開展多樣化的服務形式,增強服務的靈活性;四是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通知》提出,大力培育精神衛生社會工作者隊伍,用好用足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廣泛開展技術指導、評估督導和培訓示范;明確直接從事服務人員每年至少接受20小時的專業培訓;加強服務人才保障,實行體現專業服務價值激勵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五是可持續發展保障方面,《通知》提出,民政、衛生健康、殘聯等部門和單位要通過統籌現有資源,積極支持“精康融合行動”實施;引導社會資金籌集和使用,落實慈善捐贈的相關優惠政策,引導社會力量支持參與提供服務。六是優化服務支撐體系方面,《通知》提出,建立服務記錄和統計報告等運行監管制度,為服務對象和社會公眾提供多渠道監督方式;加強標準化建設和價格監管,規范服務價格秩序;加強正面宣傳,為患者提供社區融入服務,推動參加社區活動,構建社區關系網絡。

(三)關于政策落實的保障措施。下一步,民政部等相關部門將從四方面加快推動《通知》落地落實。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建立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厘清民政、財政、衛健、殘聯之間的職責邊界,切實解決職責劃分不清、部門協調不暢的問題,整合資源,形成合力,確保行動穩妥有序推進。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實最低生活保障、城鄉居民醫保、困難群眾醫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嚴重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以獎代補”政策。三是制定行動方案。民政部將指導省級民政部門會同相關部門,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細化深化實化推進方案,報民政部備案。壓實工作責任,形成抓落實的上下合力。四是加強督促落實。民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對推進方案實施情況進行跟蹤監測,通報各地進展情況;適時征集發布一批優秀案例,確定一批基礎扎實、示范性強的重點城市,發揮輻射示范作用。

相關文件:民政部 財政部 國家衛生健康委 中國殘聯關于開展“精康融合行動”的通知

【字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峡县| 五台县| 民权县| 灌云县| 富顺县| 禄丰县| 扎鲁特旗| 桐柏县| 密云县| 鄂尔多斯市| 军事| 泊头市| 康马县| 德格县| 辰溪县| 绍兴县| 会理县| 三明市| 霍林郭勒市| 长海县| 南江县| 石嘴山市| 东兴市| 兴安盟| 光山县| 绥阳县| 巍山| 曲沃县| 翁源县| 日照市| 台中市| 黔东| 库车县| 马尔康县| 会宁县| 乌鲁木齐市| 鹤岗市| 贵定县| 海城市| 略阳县|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