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醫院惠民舉措讓患者“看好病,好看病”
近年來,第一師醫院聚焦患者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難點堵點,著眼“關鍵小事”,在“一號管三天”、入院準備中心和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方面綜合發力,推出一系列惠民舉措,改善患者就醫體驗,努力為患者提供更便捷、精準的診療服務,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獲得感。
“一次掛號管三天”,就醫更暖心
“昨天做完CT就到下班的時間了,今天拿了檢驗報告來復診,在門診掛了一個免費號就可以去看結果了,真是省錢又暖心。”2月24日,在第一師醫院神經內科,患者付女士免費掛了自己的“復診號”。
去醫院就診掛號,僅限當次當日有效,是很多醫院的常態,也是就醫人員的常識。不過,這樣的常態在第一師醫院有了“破冰之舉”。依據《自治區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化門診掛號及就診流程實施方案(試行)》,自2024年7月19日起,第一師醫院推行普通門診、專病門診、專家門診回診患者(不包括普通門診轉專家門診)均享受初診后3日內免繳一次(掛號費)政策,第一師醫院執行門診“一次掛號三天有效”的診療惠民服務,讓患者掛號看病省心省力省錢,截至目前,累計服務19500名回診患者,直接減免診療費用177600元。
入院準備中心,讓服務“跑”起來
去年6月,鄧拓(化名)檢查發現了肺癌,為此,他在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接受了化學治療,腫瘤有所縮小。按計劃,最近,他需要住院開展第二次化學治療。
鄧拓的妻子介紹,在第一師醫院入院準備中心辦理“預住院”之后,不用等床位就能先做檢查,住院的時間僅花了2天。在實行“預住院”后,不僅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期間的床位費、護理費、檢查也減少了。
第一師醫院門診部主任陳哲介紹,計劃住院的患者可以在門診醫生開具入院申請后,直接來到入院準備中心完成抽血、心電圖、X光等檢查,做完檢查后患者可回家等候通知入院,盡可能縮短住院周期,減少住院對患者及家屬工作和生活的影響,成立入院準備中心,實施“全院一張床”服務模式,患者流失率降到0.67%。
入院準備中心還推行“一站式”服務,將住院服務向“入院前”和“出院后”進行雙向延伸,為患者提供全過程、集約化、“一站式”的延續服務,讓服務“跑”了起來。
醫檢互認,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1月25日,在第一師醫院,一位門診醫生輕觸鼠標,在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系統上調閱前來就診的患者30天內就診時的檢驗、檢查報告。
“現在看病方便多了,既不用將檢查結果帶來帶去,也不用重新排隊做檢查,省下了不少費用。”患者曹女士說,過去,如果換家醫院看病,許多檢查就得重新做,花時間不說,還得浪費不少錢。這種轉變得益于第一師醫院持續推進的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
重復檢查檢驗既增加患者負擔,又耗費了醫患大量的時間、精力,使患者就醫體驗感差、滿意度低,成為就醫的痛點、堵點。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第一師醫院醫共體從2024年12月15日起開始對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工作明確標識,有效解決“重復檢查”問題,再次升級便民服務。
目前互認范圍為陜西、甘肅、青海、寧夏、山西、內蒙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8個省份。互認項目共64項,包括臨床生物化學28項、臨床免疫學15項、血細胞分析8項、尿液化學分析10項和臨床分子生物學3項。
兵團三級公立醫院間,互認項目醫學檢驗結果互認共6個方面40個項目,醫學影像資料互認包括CR、DR、PET-CT、PET-MRI、SPECT、CT、MRI等297個子項目,醫學超聲資料互認6個方面的40個子項目。
兵團第一師和阿克蘇地區(BDHR)互認范圍主要為兵團第一師和阿克蘇地區(兵團第一師:第一師醫院、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阿克蘇地區: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阿克蘇地區第二人民醫院、阿克蘇地區中醫醫院、阿克蘇地區維吾爾醫醫院、阿克蘇地區婦幼保健院),互認項目包含4大類56項。
醫院通過開展醫療機構檢驗結果區域互認工作,提高醫療資源利用率和診療效率,避免不必要的重復檢查檢驗,減輕患者看病就醫負擔,改善群眾就醫體驗,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便捷的醫療服務。
(文/楊陽 江珊 圖/楊陽)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