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組網遇上衛星,第一師阿拉爾市應急管理拓展“三斷”場景應急通信的新思路
近期,師市應急管理局進行了衛星鏈路與自組網技術的融合通信測試,針對突發重大自然災害現場可能出現的通信中斷、電力中斷、交通中斷(“三斷”)極端條件進行了模擬。在模擬測試中,技術人員僅用時5分鐘便通過衛星與多跳中繼建立穩定的應急通信網絡鏈路,通信距離達了2-3公里。
與以往手動搜星和手動分配IP的衛星通信技術相比,衛星鏈路與自組網技術融合通信系統實現了一鍵搜星,自動分配IP的重大飛躍,將網絡搭建用時從15分鐘縮短至2分鐘內,為應急救援爭分奪秒。
此外,新技術在帶寬和覆蓋距離上也實現了顯著提升,與以往衛星通信相比最大帶寬從5M提升至50M,覆蓋距離從50米擴展至3公里左右,有效解決在洞穴、沙漠、災區等復雜環境中,地面通信設施的缺失或損壞,導致信號覆蓋陷入“最后一公里”的困境,破解了災區可能面臨的“信號孤島”難題。
依托該網絡,協同布控球、單兵通信設備及無人機等智能化裝備可以將災害現場情況以“空-天-地”立體化形式實時傳輸至師市應急管理局后方指揮中心,讓應急指揮更智慧。
下一步,師市應急管理局計劃將該技術納入師市應急網絡通信體系,廣泛應用于山洪、火災等各類災害場景。這一舉措將推動應急通信向“全天候、全地域、全災種”的目標邁進,持續優化極端條件下的指揮調度與生命線保障能力,為應急救援工作提供更加有力、高效的技術支撐。
終審:應急管理局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