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生“入職啦”!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完成DeepSeek本地化部署
近日,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完成了DeepSeek R1 32B模型的本地化部署,阿拉爾醫小助正式走進醫院日常診療工作,標志著醫院在人工智能輔助診療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作為由國內頂尖人工智能團隊研發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DeepSeek具備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醫學知識推理和數據分析能力。借助DeepSeek,醫生不僅能夠快速識別、解讀檢驗檢查中的異常指標,還可結合影像等檢查報告,輸出詳細的診斷分析和個性化治療建議,為臨床決策提供有力支持。
醫院計算機網絡服務部主任雷金龍介紹:“完成本地化部署后,醫院能夠在不依賴外部網絡、確保數據安全、保護群眾隱私的情況下,充分利用大模型優勢,提升智能和信息化水平,不僅提高了診療效率,也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精準的診療服務。”
據了解,目前阿拉爾醫小助主要包含2大功能:解讀檢驗檢查報告和病歷質量控制。
檢驗檢查報告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但由于檢驗檢查項目的多樣性和數據的復雜性,醫生在解讀報告時常常面臨巨大的壓力。阿拉爾醫小助的智能解讀功能,能夠自動識別和分析檢驗數據,快速生成報告解讀結果,并為醫生提供進一步的診斷建議,不僅提高了報告的解讀效率,還降低了人為漏判、誤判的可能性。
病歷是醫療活動的重要記錄,也是醫療質量管理的核心環節。阿拉爾醫小助能夠自動識別病歷中的不規范內容,并提示醫生進行修改。這一功能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病歷質控的效率,還為醫院的質量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老年醫學科醫生張文娟說:“老年人通常會患有多種疾病,非常考驗臨床醫生的綜合性診療思維,有了阿拉爾醫小助的幫忙,我們能更加全面、系統地開展治療,同時,學習阿拉爾醫小助對問題的分析過程、專業知識庫等,還能拓寬我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幫助我們快速成長為一名讓群眾滿意的醫生。”
近年來,浙大邵逸夫阿拉爾醫院大力發展智慧醫療,診間支付、智慧藥房、智慧化物流系統、全景智能檢驗等項目相繼落地,為群眾就醫帶來了便利和實惠。DeepSeek爆火后,醫院緊跟潮流,積極開展DeepSeek相關培訓,鼓勵職工主動學習使用,探索與各類醫療系統融合的可能,經過1個多月的努力,DeepSeek大模型與醫院門診、住院系統、病歷系統有效融合,阿拉爾醫小助順利“入職”,醫院診療服務更加智能化。
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雷說:“DeepSeek是醫療領域的革新工具,其核心價值在于‘輔助’醫院開展診療服務。人是醫療服務的核心,智慧化設施、設備是工具,我們始終堅信‘人工+智能’才是真正的智慧醫療!未來,我們將繼續大力推廣人工智能,在患者服務、健康管理、遠程醫療等方面擴大應用場景,推動醫療服務的智能化、精準化,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準確、個性化的醫療服務,守護好各族群眾的健康。”
(王勇)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