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中級人民法院高效調解一起農民工跨省討薪案件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近日,第一師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涉及多名農民工跨省討薪案件,并通過電話調解的方式,在開庭前即成功促成雙方當事人達成調解協議,讓10位農民工順利拿上了十五萬余元的辛苦錢。
案情介紹
2023年4月,某建設公司雇傭10名農民工到工地上從事鋼筋工作,工作完成后,該公司向10名農民工支付了部分勞務報酬,剩余十五萬余元勞務報酬遲遲未支付,多次討要無果后,無奈之下遂將該建設公司訴至法院。一審判決后,某建設公司又上訴至第一師中級人民法院。
法院調解
案件受理后,承辦法官考慮到該案涉案人數多,且系外省農民工欠薪糾紛,農民工往來極為不方便,訴訟成本也很高,農民工的工資不僅是勞動報酬,更是他們維持生計的基本保障,事關個人權益和家庭生活,更關系社會和諧穩定。
為減少雙方的訴訟成本,保障10名農民工能盡快拿到勞務報酬,承辦法官決定先采取電話溝通及遠程線上調解的方式來化解這起勞務糾紛。在最初的溝通過程中,這十名農民工情緒極為激動,均表示拒絕調解,語氣憤怒地向法官說道:“我們都是家里的頂梁柱,一家老小全靠這些辛苦錢生活,活都干完一年多了,工資到現在都沒給我們,我們天天去他們公司要錢,他們總是找各種理由拖延,調解只是拖延時間,我們不愿意……”。承辦法官聽后,先通過釋法說理的方式安撫農民工情緒,告知其相關法律規定,向其保證“法院一定會保護每一位公民的合法權益”,隨后又向其分析調解在訴訟成本及后續執行上的利弊。在一番充分溝通后,10位農民工轉變了態度,表示“相信法院會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愿意配合調解。”
此后,承辦法官又通過電話聯系到某建設公司負責人,向其釋明《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并明確告知其拖欠農民工工資的法律后果及對其公司后續經營將產生的不利影響。在法官的嚴詞勸說下,某公司負責人認識到其公司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的不當,并表示最晚在三月底前將剩余十五萬元勞務報酬支付完畢。至此,該起跨省農民工討薪案件成功妥善化解。
下一步,第一師中級人民法院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聚焦農民工權益保障,切實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守護好農民工的“錢袋子”,在彰顯司法“溫度”與“速度”的同時,為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