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石成絲現端倪——新疆拓新玄武巖纖維技改項目成功出絲
4月14日,新疆拓新玄武巖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拓新玄武巖”)技改升級項目順利完成,首批玄武巖纖維成功出絲,標志著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經開區”)在高端新材料產業領域邁出堅實一步,也為經開區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注入新動能。
破繭重生:從破產到技術革新
拓新玄武巖曾是我國玄武巖纖維領域的先行者,2010年與四川航天技術研究院合作建設生產線,但因市場推廣受限、成本高昂等問題于2016年停產。2024年12月,在經開區牽頭下,引入中能建(新疆)新材料有限公司以“租賃+技改”模式重啟生產。
此次技改核心在于將原有200孔拉絲設備升級為400孔鉑金漏板,機頭改為雙機頭設計,可生產9微米以上纖維原絲。技術升級后,年產能提升至1200噸,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
本次技改不僅盤活了閑置資產,更通過“以租代轉”模式為國企混改提供了新思路,三年內計劃通過股權轉讓或資產入股實現完全涅槃。
科技賦能:“產學研用”協同創新
項目的成功離不開多方協作。玄武巖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是我國鼓勵發展的四大高性能纖維材料之一。2002年“玄武巖纖維”列入國家863計劃,在《重點新材料首批次應用示范指導目錄(2024年版)》中被確認為國家關鍵戰略材料。
阿拉爾市是全國3座允許內地高校設立分校的城市之一,目前,擁有塔里木大學、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以及正在建設的塔里木理工學院3所高校,在校生4萬余人,可為企業培養各類復合型人才。同時,2所兵團級玄武巖纖維產業研究院落地,4家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簽約,為玄武巖纖維產業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科研基礎和人才保障。
據了解,玄武巖纖維耐高溫、耐酸堿、絕緣吸音、阻燃隔熱,可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環保、汽車船舶、體育等多個領域。十余年來,師市在玄武巖大口徑管道、土工格柵等基礎設施場景逐步開展示范試點,為玄武巖纖維制品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目前,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產業基礎不斷夯實、規模不斷壯大,纖維拉絲—復合筋、管材等制品—場景應用產業鏈已初步形成,是全疆玄武巖纖維產業發展基礎最好、技術最全、條件最優的產業園區,產業發展正向集聚規模、科技創新、綠色低碳闊步邁進。
目前,經開區聚力建設中國西部最大的玄武巖纖維產業園,持續招引、儲備上下游企業,國內最大的萬噸級單體纖維拉絲生產線已招引落地,標桿示范效應突顯,產業集群優勢顯著。
拓新玄武巖項目的成功驗證了“資源+科技+產業”模式的可行性,為西部傳統工業轉型升級提供了新思路。經開區將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綠色能源為支撐,以人才培養為基礎,以自主創新為核心,以標準體系建設為方向,以產業鏈協同發展為目標,持續強化產學研融合以及政策、資源保障,全力構建集研發、生產、銷售、應用于一體的全產業鏈體系,加快鏈動百億級玄武巖纖維新質生產力產業集群。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