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團”釋放大能量:浙大口腔精準幫扶開啟浙阿深度協作新篇章
近日,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院長段勝仲、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楊國利率專家團隊跨越山海來到第一師醫院,以國家醫療援疆“小組團”模式為引擎,推動“技術+管理+學科”三維度精準賦能,為邊疆地區口腔醫療事業注入澎湃動力。
這種“靶向治療”式幫扶聚焦雙重目標:一方面直擊群眾健康痛點,針對南疆兒童口腔疾病高發態勢建立防治中心;另一方面著眼學科長遠發展,通過專科聯盟建設構建“浙阿兩地”口腔醫療協同網絡。正如浙江省援疆指揮部干部人才組副組長嚴路所言:“‘小組團’不是簡單的人員派駐,而是要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鐵軍’,讓先進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在邊疆落地生根。”
段勝仲院長首先看望慰問了浙大口腔援疆干部、第一師醫院口腔科張綺副主任,深入了解第一師醫院口腔科運營現狀與對口支援成效。針對南疆兒童口腔疾病高發問題,專家團此行首要任務是推動“南疆兒童口腔疾病防治中心”在第一師醫院正式落地。該中心將建立覆蓋阿克蘇地區的兒童口腔健康檔案數據庫,通過“定期篩查+早期干預+科普教育”三位一體模式,系統性降低兒童齲齒、錯頜畸形等常見病發病率。
隨后,段勝仲院長與第一師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馬濤共同簽署“小組團”援疆協議,標志著浙阿兩地在口腔醫學領域的深度協作邁入全新階段。
在學科建設層面,段勝仲、楊國利等學科帶頭人牽頭開展學科發展戰略研討;吳夢婕、何福明、丁佩惠、吳志芳、劉宇等專家圍繞種植修復、正畸治療等前沿領域,開展“理論授課—手術示范—病例討論”全鏈條教學,同步帶來數字化口掃、微創種植等新技術。
通過“傳幫帶”機制,專家團隊此行累計開展4場專題講座、4臺臨床帶教手術,指導當地醫生完成重度上頜骨缺損的移植取骨及復雜植骨術、上頜竇囊腫摘除同期上頜竇外提升術、上頜后牙區植骨同期種植術等疑難手術,切實實現“做一臺手術、帶一支隊伍、留一項技術”的幫扶目標。
在阿克蘇期間,段勝仲院長一行在馬濤院長的陪同下,還走訪了口腔專科聯盟成員單位溫宿縣人民醫院,并出席浙江省醫療援疆多學科專科聯盟交流座談會,專家團隊同步開展惠民義診與疑難病例討論,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
隨著“皓齒行動”的啟動,浙阿雙方將以“更精準的技術幫扶、更立體的協作網絡、更長效的學科驅動”深化合作,這不僅是醫療技術的傳遞,更是民族團結情誼的升華。
從學科建設的“輸血”到人才培養的“造血”,從核心醫院的“點亮”到基層網絡的“燎原”,“小組團”援疆模式正以蓬勃的生機,為新疆醫療事業注入新動能。
馬濤院長表示,這場跨越山海的醫療協作既是先進技術與邊疆健康需求的精準對接,更是國家戰略與區域發展的同頻共振,“小組團”模式以學科建設為支點、人才培育為杠桿,撬動邊疆醫療水平躍升,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生動實踐,隨著浙阿“技術共通、管理共融、民心共振”協作深化,醫療援疆“火種”將在阿克蘇形成守護健康的“防火墻”與構筑命運共同體的“連心橋”,堅信在其賦能下,邊疆醫療將乘勢而上,讓“健康中國”陽光普照天山南北,醫者仁心成為鑄牢共同體意識的注腳,在邊疆發展畫卷中勾勒出濃墨重彩的一筆。
(黃葉葉 胡珺)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