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抗擊疫情,工會人戰斗力“滿格”
在師市抗擊疫情的大軍里,不僅有直面病毒、迎難而上的醫務人員,更有著千千萬萬無私無畏的一線職工在默默奉獻……他們把最美的身影留在戰“疫”最前線。師市總工會作為廣大職工的“娘家人”,積極把黨和政府以及工會組織的關心、關懷送到他們身邊,為他們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加油打氣。
迅速行動 做守護職工的責任人
疫情期間,如何更好地保護職工生命安全,是對師市總工會工作的嚴峻考驗。
疫情就是命令,全師數以萬計的“戰士”奮戰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這些人的健康保障牽動著工會人的心,在口罩、酒精、防護服等物資極度匱乏的情況下,師市總工會撥付5萬元專項資金,在全國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多方咨詢,為阿拉爾醫院購置100個N95口罩、50個額溫槍;為3個街道辦購置5000個一次性醫用口罩、25個額溫槍;分別給十三團、師市機關購置10個額溫槍。
截至目前,師市總工會已下撥防疫工作專項資金近10萬元,用于基層工會慰問一線防疫醫護人員、購買防疫工作相關物資。
在疫情防控期間,師市總工會更是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這個主責主業放在心上,以維護職工隊伍穩定為己任,切實維護職工的生命健康權益。對因受疫情影響職工不能按期到崗或企業不能開工生產的,督促企業主動與職工溝通,有條件的企業可安排職工通過電話、網絡等靈活的工作方式在家上班完成工作任務;對不具備遠程辦公條件的企業,與職工協商優先使用帶薪年休假、企業自設福利假等各類假。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依然嚴峻的形勢,為更好地保護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健康,師市總工會又向基層工會女職工組織發出用人單位加強生育保護,結合實際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職工居家遠程辦公、靈活安排休假及工作時間的建議。
共同戰“疫” 做抗擊疫情的帶頭人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在戰“疫”號角吹響的那一刻起,師市總工會號召廣大職工走在前列,甘于奉獻。特別是廣大職工當中的勞模和工匠奉獻在前、沖鋒在前、奮斗在前,把疫情防控作為檢驗初心使命的試金石,積極投身抗擊疫情的主戰場。
全國勞模杜賢東、楊桂英,師市勞模胡云鵬、阿瓦克孜·吾斯曼,通過師市總工會捐款1.5萬元。先進職工也在行動,九團職工李昌德向師市機關食堂捐贈價值5000元的生豬,為每天下沉一線堅守工作的機關人員改善伙食;十三團職工馬春花向十三團捐贈口罩2000個以及八寶粥、蛋糕若干,總價值6000元;優秀個體工商戶在行動,李來彬向阿拉爾醫院、3個街道辦一線工作人員捐贈火腿腸300箱,價值8500元。
如果說在這場“戰疫”中,每個人都是“戰士”,那么勞模們就是沖鋒在前的先鋒隊,他們的行動總能像勞動獎章般閃閃發光,照亮希望。
“你好,是放射科么?我們這有5個發熱的病人一會要下去做CT,請你們準備下。” “你好,感染科有個患者需要床邊攝片,請來拍一下。”“戴主任,有個發熱病人需要會診,麻煩來看一下。”這是疫情期間,師市勞動模范、阿拉爾醫院放射科主任戴暢值班時接到電話聽到最多的話。每天凌晨6點左右,放射科值班室、操作間仍然可以看到戴暢奔波忙碌的身影,
傾情幫扶 做復工復產的助力人
眼下,師市企業逐漸開始復工復產,繼續做好疫情防控,幫助企業復工復產,這是師市各級工會當前的重點工作。師市總工會選派7名黨員干部,到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7家企業擔任駐企服務員,以“一對一”方式幫助重點企業復工復產,積極協助企業落實崗位防疫措施,加強防控知識宣傳,重點做好職工的健康監測、食堂管理、集體居住等管理,全力以赴保障生產經營平穩有序運行。針對派駐企業反映的人員返崗、防控物資短缺、資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派駐指導員主動加強協調,多方設法購買了消毒液、額溫槍等防疫物資,并組織工會志愿者走進生產一線幫助企業生產,解決企業趕訂單的“燃眉之急”。
按照全國總工會要求,從2020年1月1日起到2021年12月31日,對全師小微企業工會經費實行全額返還。繼續實施企業撥繳上級工會經費緩減20%政策,幫扶企業共渡難關。利用師市總工會公眾號平臺開展線上就業招聘服務,開通“我要就業”專區,每天及時收集、發布企業用工需求,幫助復工企業緩解用工短缺困境。目前,已給129家企業發布1300多個崗位招聘信息。
(文:江珊,圖:郭倩筠)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