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模風采】蔣莉:勇敢擔當 彰顯巾幗力量
今年43歲的蔣莉, 一米五五的身高,不足50公斤的體重,初見她時,很難將她與職工群眾口中那個能一次性掂起2桶25公斤一桶的藥劑,能扛起25公斤一袋的工業鹽的她聯系起來。
1995年2月,18歲的蔣莉專科畢業后來到塔里木熱電廠上班,從事化學專業,一干就是14年。2009年,新建電廠新滬熱電即將投入生產,但是人手嚴重緊缺,面對此種情況,蔣莉自告奮勇,從阿克蘇來到120公里外的阿拉爾市,一干又是11年。25年來,她默默無聞,堅持干一行、愛一行、 鉆一行 、精一行,從一個一線化驗員帶領班組成員共同進步,彰顯巾幗力量。
刻苦鉆研學技術。從小機組轉到大機組,相當于一切從頭學習,但蔣莉并沒有退縮。“就是因為不懂,才更需要去學習,我也害怕不會干,我也害怕干不好,但是我相信只要肯下功夫,沒有什么是學不會。”采訪時,蔣莉告訴筆者。為了盡快上手,學好專業,上班時間她抓住一分一秒,在完成工作的時間虛心向師傅請教,認真做好筆記;下班時間,她加強鞏固,通過復習白天學習筆記,現場查看管道,走現場畫系統圖,半夜兩點下班,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遇到技術上的難題更是反復鉆研、細心揣摩,經過多年的勤學苦練,她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很快就成了車間的骨干,從化學化驗員、巡檢、副操、主操到技術員、專工,再到現在的運營部副主任,都離不開她的刻苦鉆研。
精益求精創佳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蔣莉時刻嚴格要求自己,工作上容不得半點馬虎和大意。2015年,針對盛源電廠廢水大量外排,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水資源大量浪費,蔣莉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實現企業節能降耗目的,她帶領化學專業組人員查資料、做實驗、找原因,反反復復,最終,她大膽提出對盛源電廠廢水進行回收利用,通過中水處理工藝對廢水進行回收,處理后的廢水用于廠區綠化和消防用水,實現了中水零排放,每年可為企業節約成本200萬元左右。
2016年,盛源熱電機組大修,設備情況不容樂觀,葉片出現大面積腐蝕,她通過對精處理控制優化,對水質嚴加把控,在2017年-2018年間,通過對機組開缸檢查,有效解決了機組葉片腐蝕這一問題,為機組的安全運行提供有力保障。2017年,盛源電廠推行“7S”管理,由于對“7S”管理不熟悉,蔣莉通過網絡上查找資料,向同行業前輩請教,經常忙到通宵。按照“整理、整頓、清潔、清掃、素養、安全和節約”的順序,從最簡單的整理、整頓、清掃入手,帶領化學專業成員以飽滿的熱情、忘我的工作態度,以最快的速度,最認真的態度,創建出盛源電廠“7S”亮點,成為盛源電廠的“7S”標桿。在電力公司推行“7S”現場管理評比中,脫穎而出,獲得電力公司“7S四星級班組”榮譽稱號。
“蔣工在工作中嚴格要求我們,在生活中熱心幫助我們,在她的帶領下,我們水化班組先后獲得電力公司巾幗文明崗、工人先鋒號等稱號。”盛源熱電水化班組班員趙玲告訴筆者。
干事創業勇擔當。2020年春節,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平靜的生活變的緊張起來。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防控期間,防控物資極度緊張,兵團勞模蔣莉二話不說,承擔起配置消毒液的任務,為一師電力公司各下屬單位及時送上防控物資,累計配送消毒液1000公斤,為打贏疫情防控保衛戰奠定了基礎。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工作以來,蔣莉一直堅持從“小革、小新、小改造、小竅門”入手,堅持修舊利廢,經過多年的艱苦努力,共創立8項技術成果.并轉化成了生產力,為企業節約成本364萬余元,解決了電力生產中部分難題,在平凡的崗位干出了不平凡的成績,成為水化班組13名水化班員學習的榜樣,也成為全廠職工學習的典范。她多次獲得“安全標兵”、“7S管理推廣5星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優秀個人”“五一巾幗標兵”等榮譽稱號。2019年5月,被評為師市勞模,2019年12月,被評為兵團勞模。
“所有的成績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今后我會繼續發揚勞模的傳幫帶作用,培養更多的技術人才,為企業發展貢獻力量。”蔣莉虛心的說。
(文圖:第一師電力公司工會,曹高賢、楊小鳳)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