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阿拉爾市八項措施加強對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老年人屬新型冠狀病毒易感人群,為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養老機構食堂內傳播,切實保護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一師阿拉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采取八項措施加強對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一是嚴格落實養老機構食堂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要求單位負責人和食品安全管理員加強對本食堂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執行、食品加工過程控制、食品安全操作規范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及時制止并處理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為。
二是實行分散式用餐,推廣無接觸配送。養老機構食堂不進行集中用餐。養老機構由工作人員統一送餐到房間分散用餐,長者飯堂提供送餐上門服務,安排專職送餐員送餐到居家長者家中。條件允許的,送餐上門服務實行無接觸配送,即采用符合標準的餐具,跟長者約定送餐時間,對于能夠自行取餐的長者約定固定的取餐點,由送餐員送至取餐點由長者自行取餐。
三是食堂實行封閉管理,養老機構食堂食品加工操作人員、送餐員應相對固定,不得隨意調整更換。除食品加工操作人員、食品安全管理員可以進入食品加工操作場所外,其他無關人員不得進入食品加工操作場所。第一師市場監督管理局人員通過食堂視頻監控的方式監督檢查食堂食品加工行為。
四是加強員工健康監測。加強對員工的疫情防控知識培訓,嚴格落實食品加工操作人員健康檢查制度,每天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并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必要時每餐前檢查),如發現有發熱(體溫37.3度以上)、干咳、咽痛、乏力等疑似病癥的,要及時到指定醫療機構檢查治療,不得帶病上崗。減少與外來人員接觸,減少交叉污染帶來的風險。所有在崗職工佩戴口罩上崗,且按規定及時更換口罩。
五是加強食品原料采購和貯存管理。養老機構食堂選擇相對固定的供應商,采用供應商送貨上門服務,食品的隨貨證明文件可以通過電子渠道進行查驗、留存。實行無接觸采購食品,減少交叉污染帶來的風險。養老機構食堂不得購買、不得食用野生動物,不得自行飼養、宰殺活畜禽,不得烹飪來源不明的畜禽肉及其制品。食材選擇注意葷素搭配、粗細搭配、蛋奶兼并,均衡營養有助于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減少基礎疾病。按照各種食材適宜的保存條件貯存,不加工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的食物。
六是規范食品加工制作。嚴格執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范》,供應的食品應燒熟煮透,確保熟制食品的中心溫度不低于70℃,做好的食物盡快食用。不供應冷食類、生食類等高風險食品,嚴格落實食品留樣制度。食品加工操作過程中接觸不潔物品及便后均要用流動水、洗手液、肥皂充分洗手。
七是加強餐飲具和食品加工場所清洗消毒工作。養老機構食堂采用熱力消毒方式對餐炊具進行消毒。食品加工場所地面、墻壁和經常觸摸的物品表面如門把手、臺面等每天進行濕式清潔。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消毒液進行噴灑處理或擦拭2-3遍。生熟操作用具分開清洗、消毒。刀和砧板等炊具使用后應清洗消毒。存放熟食的冰箱、清洗用水池、放置食品原料的周轉箱等應每天清潔消毒。用有效氯濃度為500mg/L的消毒液進行擦拭或浸泡30分鐘,用清水擦拭或沖洗后備用。餐廚垃圾要及時清運,未清運的垃圾應置于有蓋的桶內,用有效氯含量為1000mg/的消毒液噴灑垃圾桶內外表面。
八是落實核酸檢測預警機制,每兩周該局組織養老院所在團疾控中心對食堂的刀具、案板等關鍵環節進行核酸檢測。
在養老院門口檢查臺帳資料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