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成人网,最新的欧美黄色,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亚洲看片一区

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中心>企業動態>詳細內容

紅色引擎 驅動發展

來源:青松公司 發布時間:2021-05-28 18:58:50 瀏覽次數: 【字體:

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三項制度改革紀實

 


歷史的長河奔騰不息,涌過昨天,奔向未來……

大潮涌動,潮起潮落,改革的過程,艱難而又意義深遠。

習近平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進入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青松建化黨委始終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堅持以企業改革發展成果檢驗黨組織的工作和戰斗力,始終把國有企業黨的建設作為促進企業改革發展的“紅色引擎”,著力破解企業三項制度改革難題,不斷開創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局面。

近幾年,兵團黨委高度關注青松建化的三項制度改革;師市黨委也多次在推進國資國企改革會議上,關心新疆青松建材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青松建化”)改革進程,鼓勵青松公司大膽嘗試大膽改革,并將青松建化確定為師市第一家董事會職權試點改革單位。

2017年,青松建化面臨著兩大風險:一是2015年、2016年青松建化連續兩年虧損,2017年如果再虧損將面臨著退市的風險。二是2017年底,青松建化有22個億的企業債券到期,當時公司賬上負債累累,根本無力償還22個億的企業債券。在這種情況下,改革迫在眉睫。

2018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簡稱:師市黨委)在青松建化率先放開了用人權,對青松建化只任命黨委書記、紀委書記。

在內因外力的共同作用下,青松建化黨委經過反復討論,不斷統一思想,最終形成共識,堅持黨的領導,進一步堅定改革發展的信心和決心,以中央、自治區、兵師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文件精神為指引,堅持把企業三項制度改革作為企業黨建“紅色引擎”驅動的著力點,從兵團取消企業行政級別為切入口,抓住管理人員能上能下這個關鍵,大力推進人事制度改革,示范引領用工制度改革,以市場化為導向優化分配制度改革,徹底打破傳統國有企業“鐵交椅”“鐵飯碗”“大鍋飯”格局,極大地激發了全體員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步形成了“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現代企業管理格局,為企業改革發展奠定了穩定的基礎。

紅色引擎  引領改革方向

國有企業要深化改革創新,努力建成現代企業。要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不動搖,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不放松,為做強做優做大國有企業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青松建化黨委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大部署,進一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改革正確方向。面對嚴峻形式,青松建化黨委班子在師市黨委的關心支持下,在師市國資委的大力幫助下,吃透中發〔2017〕3號文、新兵黨發〔2018〕14號文精神,深入分析研究制約公司發展的關鍵問題、轉換改革思維,最終確定了“三優一處置”的改革思路,黨委成員各司其職、分工負責,深入各分子公司,解疑釋惑,引導員工正確認識改革、理解改革,確保改革平穩推進。

激發源頭活水  讓干部能上能下

人,是改革中的關鍵因素。改革,首先要從干部改起。

為實現干部能上能下,規范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動態管理和末位調整機制。青松建化黨委根據師市黨委的授權,始終堅持黨組織對國有企業選人用人的領導和把關作用,按照《公司法》、《上市公司準則》選聘了集團公司高級管理人員。取消行政級別,打破傳統的“干部”和“工人”之間的界限,變身份管理為崗位管理,收入待遇隨崗位變動而變動。

機關人員實行一年一聘、末尾淘汰、薪酬隨崗位變化而變化等舉措,強化機關部室的服務監督職能。對分子公司實行契約化管理,只聘用分子公司董事長,實行黨組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下放子公司董事會實權,嚴格任期管理和業績考核。推進財務管理系統改革設立三個財務集中核算中心,搭建財務集中核算體系,精簡財務團隊,明確財務核算標準,統一會計核算口徑,規范財務核算和內控管理流程,杜絕超預算支出和投資失控現象,有效規避財務風險。統籌協調各單位崗位專業技術力量,組建30人左右的專業技術工程師服務團隊,常態化點單式深入各分子公司,解決生產、工藝、設備、機電等方面的專業技術難題,實行動態考核管理,擇優劣汰、更新迭代。

在強化能上能下管理方面,青松建化仍在持續發力,致力打破干部的“鐵交椅”,推動干部“能上”“真下”,在公司系統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導向,徹底打破崗位終身制,激發廣大一線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為企業高質量發展積蓄能量。

盤活人力資源  讓員工能進能出

干部要能上能下,員工同樣要能進能出。青松建化在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的過程中,形成了能進能出的用工機制,推動實現員工“能進”“真出”;健全以勞動合同管理為基礎、以崗位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按照“優化結構、精簡高效”原則,優化勞動組織結構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

近年來,青松建化著手健全以勞動合同管理為基礎、以崗位管理為核心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對勞動合同實行動態管理,根據考核情況和生產經營需要,擇優與職工續簽勞動合同。在暢通崗位退出通道的同時,也對不勝任工作的人員及未競爭到崗位的人員進行轉崗培訓。此外,還以健全勞動管理制度為重點,推動員工能進能出,完善勞動合同條款,規范契約化勞動關系簽訂程序,明確退出條款;針對違法違紀、違反勞動紀律、低等級績效、不能勝任工作的四類人員安排離崗培訓,對不服從轉崗分配或經培訓仍不能勝任工作的職工,依法與其解除勞動關系,形成能進能出的用工機制,讓不能勝任崗位者“真出”的同時,也要保證能者“能進”、能者“能上”。

2017年至今,因退休、辭職等自然減員和違紀處理等退出企業1817人;通過社會招錄等形式,新增員工1428人(含阿拉爾青松化工復產)。

青松建化推進績效結果在企業管理中的深化應用,制定優先措施讓績優人員成為受益者,營造“不看身份、不看級別,只看崗位、只看貢獻”的市場化氛圍,真正做到良才善用、能者居之。

營造爭先氛圍  讓收入能增能減

針對過去存在的干多干少一個樣、管理人員與員工收入差距大等不良現象,青松建化以收入能增能減為切入點,解決探索“減員少減薪、甚至不減薪”,鼓勵“三個人干五個人的活,拿四個人的錢”,徹底打破“大鍋飯”的薪酬分配機制。

科學核定和管控工資總額,將工資總額與企業效益、員工收入緊密聯系在一起。根據各分子公司定崗定編情況,參照當地人均收入水平,核定各分子公司年度工資總額,明確了年職均收入遞增2000元以上的漲幅標準。針對機關部室管理人員突出服務監督指標考核,機關人員每月計發月度績效工資,年末根據績效測評考核兌現獎勵工資、末尾淘汰。針對分子公司經營班子突出經營管理指標考核,將各單位的年度經營管理目標以契約化形式確定下來,明確任務完成情況與工資總額的兌現比例,年末考核兌現。針對專工隊伍突出專業技術服務考核指標,由考核評審小組和使用單位共同進行考核評定,半年考核兌現一次。針對生產一線員工突出生產計量和設備運行狀態指標,努力達到計量考核“日清日結”,員工每天可以自己算出收入。針對營銷人員突出銷量、售價、售后以及回款等指標考核,逐步實現以市場為導向的收入考核分配體系。

三項制度改推進過程,關鍵是青松建化黨委吃透了改革政策,把準了改革方向,抓住了改革核心,真正破解了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員工能進不能出、收入能增不能減三個難題。改革后,企業在崗員工人均利潤由2016年的虧損20.81萬元上升至目前的6.74萬元;在崗員工人均營業收入由2016年的51.76萬元上升至目前的95.89萬元,人均生產總值由2016年的20.4萬元上升至2019年的39.45萬元。

青松建化已成功渡過了退市風險,成功摘星脫帽,連續三年實現了盈利,用持續穩定的經營結果,印證了青松建化黨委“紅色引擎”驅動企業三項制度改革所帶來的實效和紅利!

“堅持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是重大政治原則,必須一以貫之;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是國有企業改革的方向,也必須一以貫之。”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形勢下加強國企黨建、堅定不移做強做優做大指明了方向。

    敢為天下先,愛拼才會贏。“三項制度”改革讓青松建化邁開了步子、趟出了路子,隨著三項制度改革不斷走向深入,青松建化領導班子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懷揣夢想、擔當作為,帶領企業奮力拼搏、力爭一流,站在新的起跑線上,自強不息、勇于創新的青松人將乘風破浪,一往無前,為青松建化的向好、向快發展戮力前行!(文:高愛榮)


終審:國資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介休市| 西贡区| 兴国县| 璧山县| 贵阳市| 历史| 紫阳县| 汉阴县| 甘肃省| 宕昌县| 南京市| 清水县| 民权县| 张掖市| 陇川县| 额济纳旗| 改则县| 托克逊县| 孟津县| 九寨沟县| 华宁县| 伽师县| 富源县| 镇坪县| 沂南县| 新野县| 景宁| 泸定县| 定陶县| 泊头市| 石棉县| 司法| 金堂县| 昭觉县| 比如县| 桃园县| 渑池县| 滕州市| 雷州市| 政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