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丨“頭羊”知領路 “群羚”奔小康
吐爾遜·木尼亞孜
在托喀依鄉三隊小有名氣
他帶頭建立養殖合作社
在經營遇到困難時
他迎難而上,不等不靠
像“頭羊”一樣帶領合作社社員
走出了一條致富路
今年元旦剛過
吐爾遜·木尼亞孜養殖合作社
社員木薩·伊敏
望著眼前一只只即將出欄的牛羊
心里甭提有多甜了
對致富帶頭人吐爾遜·木尼亞孜的
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
木薩·伊敏“我沒有謀生技能,一直是村里的困難戶,是吐爾遜·木尼亞孜鼓勵我,讓我不用投資就加入他的合作社,使我家的日子逐漸好了起來。到今年年初,我們社員人均分紅2.3萬元。”
吐爾遜·木尼亞孜(中)資料圖
幾年前
吐爾遜·木尼亞孜靠種植棉花為生
3年前
他借助師市發展養殖業的好政策
籌資加上貼息貸款
成立了養羊農民專業合作社
經過幾年努力
合作社由最初的10多只羊發展到現在
的400多只羊、8頭肉牛、5頭奶牛
正當合作社開始走向正軌時,2018年上半年,羊肉市場行情下跌,導致合作社出現虧損,13個社員中有12個人選擇了撤資,虧損加上社員撤資差點壓垮吐爾遜·木尼亞孜,他一度想放棄,但最終還是選擇了堅持。
資料圖
吐爾遜·木尼亞孜“我的漢族親戚曾經告訴我,遇到困難時要堅持下去,不要忘記還有黨、還有師市的關懷,同時,致富了還要帶動社員一起富。我是2017年入黨,又是合作社理事長,想方設法帶領社員致富是我的職責。”
托喀依鄉黨委
了解到吐爾遜·木尼亞孜的困難
利用扶貧政策資金
給合作社蓋起了現代化的新羊圈
吐爾遜·木尼亞孜說
這樣一來
我更不能辜負師市和鄉黨委
對我的期望了
創業艱辛,吐爾遜·木尼亞孜以頑強的意志努力學習先進養殖技術,向師市畜牧局的專家和有經驗的養殖能手請教,有時還請專家現場指導。很快,憑著一股韌勁,吐爾遜·木尼亞孜的合作社規模逐步擴大。
2018年8月
合作社開始形成了
自繁自育、一條龍的飼養模式
年底
羊存欄已達464只,出欄200余只
收入達40萬元以上
資料圖
2019年年初,肉羊市場行情回暖,這讓吐爾遜·木尼亞孜看到了希望,依靠先進的育肥技術,合作社的羊打開了銷路,售價高于市場價格也供不應求。為了讓合作社能夠多元發展,吐爾遜·木尼亞孜又借助三隊緊鄰塔里木河的優勢,干起了水產養殖和肉牛、奶牛養殖。
合作社終于走出了困境
這讓退股的村民后悔不已
一些村民要求重新加入合作社
吐爾遜·木尼亞孜
不計前嫌,一律歡迎
他說
成立合作社
就是為了幫助村民致富
無論怎樣
合作社的大門都永遠對村民開放
吐爾遜·木尼亞孜用自己的堅守和信念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而他不怕困難,迎難而上的精神也得到了村民的稱贊。2019年,在三隊村民的推薦下,吐爾遜·木尼亞孜獲得了托喀依鄉“先進科技示范戶”榮譽稱號,同年,被師市授予“勞動模范”稱號。對于未來,吐爾遜·木尼亞孜希望擴大合作社規模,帶動全隊600多戶鄉親共同發展。“只要村民信任我,我愿意做一個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羊’。”吐爾遜·木尼亞孜說。
文圖:張濤
編輯:萬 婷 責編:馮 斌
審稿:錢素玲 監審:杜新民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