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故事丨防疫前線,暖心的事兒說不完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隔離阻斷的是疫情的擴散
但絕不會分隔人與人之間的
關心互助之情
雖有疫情,更有溫情
在團場、社區、連隊
愛從未隔離
總有一些溫暖與我們不期而遇……
十四團:黨員沖鋒在前
十四團黨員、入黨積極分子
投身于防控一線,沖鋒在前
發揮著模范帶頭作用
十四團二連退休老黨員李玲芬
主動當起了志愿者
和連隊“兩委”成員們逐戶宣傳
走訪排查、蹲點監測
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買菜送米
傾倒垃圾......
在防控一線“沖鋒陷陣”
李玲芬說
我在家也沒事,想為連隊辦點實事,再說,我是一名黨員,就應該‘沖鋒’在前。
日前
十四團一連黨支部
收到了職工馬水琴的入黨申請書
她主動申請加入疫情防控第一線
馬水琴說
看到身邊的黨員都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為奪取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勝利貢獻自己的力量,我也想像他們一樣,為十四團做些貢獻。
黨員孫燕
是十四團核算中心的一名會計
主要負責塞上明珠小區3戶、13名
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管護、幫扶工作
春節前夕,孫先生一家6口從內地回來,居住在塞上明珠小區,都接受了居家醫學觀察。每天,孫燕都會給孫先生一家送去生活用品、幫他們處理垃圾,她還經??钙?8公斤的純凈水,步行送到孫先生的家門口,只為節省一元錢。
談起孫燕,孫先生說
她總是無微不至地照顧我們,我們有什么不開心的事,她都不厭其煩地給我們做思想工作,變著法哄我們開心,就像是我的家人一樣。
孫燕說我是一名黨員
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
一句簡單的話語
道出的是共產黨人
不畏艱險,不怕困難
為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甘于無私奉獻
甚至是不惜流血犧牲的
那份責任與擔當
在抗擊疫情期間,像孫先生這樣從外地返鄉的人員共有164戶,他們每天都過得很安心。十四團102名黨員干部、“兩委”成員和志愿者分別組成幫扶小組,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提供心理疏導、生活用品采購、送餐送物等服務。
(文圖:李桃 劉云)
十一團:硬核管控+溫馨服務
面對來勢洶涌的新冠肺炎疫情
十一團緊密結合實際
積極創新工作方式
探索出居家醫學觀察
“11個一”管理機制
通過全方位控源頭防擴散
堅決切斷疫情傳播鏈
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11個一”管理機制中既有“硬管控”
也有“暖服務”
11個一
01成立一個居家醫學觀察管控小組
02一對一日常生活專人服務
03一天兩次消毒和垃圾處理
04建立一個微信群
05一天兩次溫馨提示
06一天兩次測量體溫
07一人一張基本情況信息表
08一人一張交接談話記錄表
09一人一套交通憑證明細表
10住在連隊的建立一個互助組解決生產生活困難
11一套解除居家醫學觀察的研判資料
“第一時間核實了我的交通憑證明細表,在我家墻上張貼了基本情況信息表,醫生每天兩次上門測量體溫和消毒,黨員干部還每天來看望我,給我送菜、談心,我感到很放心?!?/p>
蔣福軍從四川成都回來
就進行了居家醫學觀察
期間
他嚴格遵守居家醫學觀察管理機制
如今他已經拿到了
解除居家醫學觀察證明書
他坦言“‘11個一’措施雖然嚴格,但真實地讓我感受到了政府疫情防控的信心和決心,讓我看到了黨員干部的為民之心。”
在居家醫學觀察“11個一”管理機制中,居家醫學觀察管控小組所起的作用尤為關鍵,他們由黨員、干部組成。目前,該團177名黨員、干部一對一服務居家醫學觀察人員,詳細掌握他們的基本信息、健康狀況等,確保監測全方位、全覆蓋、零死角。同時,黨員干部還必須做到每日與居家醫學觀察人員一見面,建立工作日志,積極提供優質服務,讓他們寬心、暖心、安心。
為保證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正常生活需要,十一團還為在連隊有住所的職工建立互助組,他們身兼多重身份,既是幫忙購買各種物資的“外賣員”,又是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員”,還是化解負面情緒的“疏導員”,喂養家禽的“飼養員”,農業生產的“放水員”。
提及居家醫學觀察期間
受到的幫助和服務
韓君說“在家的日子雖然有些無聊,但也收獲了很多溫暖,互助組的人每天幫我們喂養連隊的雞鴨,還給我們送生活用品,真的很感謝他們,讓我們面對疫情能夠安心、有信心!”
當前,十一團以守護職工群眾安危的高度負責態度,堅決阻斷疫情傳播鏈條,構筑起不留死角、不漏一人、群防群治、抵御疫情的嚴密防控網。
(文圖:趙丹丹 劉艷梅)
每一句暖心的話
每一雙帶有溫度的手
每一串動聽的笑聲
向居家醫學觀察的“你”
疫情滯留異鄉的“我”
疫情防控一線的“他”
互相傳遞著真情
編輯:萬 婷
責編:馮 斌
監審:杜新民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