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阿拉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報告
2023年以來,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面貫徹落實法治政府建設的決策部署,立足中心、服務大局,以完善制度建設為基礎,強化執法監督為抓手,規范執法行為為重點,提升隊伍素質為保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現將我單位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工作落實
一是堅持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一把手負責制和領導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局黨組書記帶頭研究部署、推動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協調解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二是配齊配強法治工作人員,設置政策法規科,選派2名取得全國法律職業資格證書人員具體承擔法制工作。聘任公職律師4名、法律顧問1家,為市場監管重大行政決策及事項的處理提供法律保障。三是嚴格落實“三重一大”、重大事項報告等制度,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制定工作要點,落實規章制度,形成以制度推動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四是局辦公室(紀檢室)會同政策法規科,組成依法行政監督小組,對法律法規執行和領導干部履職盡責、廉政建設不定期進行監督檢查、巡查暗訪,及時發現、糾正問題。
二、健全行政執法制度體系,強化依法行政
一是事權清晰。承接兵團授權市場監管行政職權442項,梳理師市本級權責事項446項。深化市場農業文化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承接師市農業農村局、文化旅游局權責事項619項。二是落實執法責任制。科學劃分局科室、隊、所的執法權限,實施網格化管理,推進綜合執法力量下沉團場、街道試點工作,每個街道、團場均定人、定崗、定責,著力解決多頭執法、重復執法等問題。實現執法檢查覆蓋面100%。三是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范事前、事中、事后公示。實行“四張清單”管理,公示行政處罰、檢查、強制、聽證依據、程序、流程,“雙隨機 一公開”事項清單、執法人員執法資格、行政許可指南、流程、救濟方法、監督舉報等信息。嚴格實施執法人員持證上崗,亮證執法。執法過程中,主動出具執法文書,做好告知說明工作。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兵團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和政務網等平臺及時公示行政執法信息,2023年以來,公示涉企信息19211條、行政處罰信息211條,抽檢信息800余條,公示率100%,切實保障群眾知情權和監督權。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行政執法過程中采用文字、影像、電子數據等方式對執法全過程進行記錄,實現執法留痕,追蹤可溯。落實行政執法法制審核制度,2023年以來,辦結各類行政案件264件,法制審核264件,領導集體討論26件,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率100%。四是剛柔并濟,構建市場監管執法軟環境。突出執法的合理性,對非主觀故意的輕微違法行為,原則上以教育為主,綜合運用監督意見、責令改正、約談、勸誡等柔性執法手段,引導企業立行立改,幫助企業樹立規范經營意識。2023年以來,針對輕微違法行為下發監督意見書260余份、《責令改正通知書》172份、《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查指令書》26份,行政約談企業7家次,口頭、電話提醒、指導企業2000余家次。五是審慎使用自由裁量,建立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容錯糾錯機制。認真學習貫徹新修訂《行政處罰法》,對標上級市場監管部門首違不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事項清單,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首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當事人有足夠證據證明自己沒有主觀過錯的、企業超經營范圍生產經營的四種情況,不予行政處罰。“攻大堅、戒小過”,對依法并處罰款的,經綜合考慮違法行為的情節、危害程度等因素,在作出處罰決定時原則上按照各層階的底限處罰。對嚴重危害人身、財產、公共安全等領域及擾亂社會管理秩序和市場經濟秩序等違法行為的,堅決依法予以查處。
三、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一是“落實政策”提速度。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行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轄區2.72萬戶市場主體實現“多證合一”。嚴格落實企業登記注冊前置許可、經營范圍規范化登記,落實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取消名稱預先核準,釋放名稱資源,放寬新興行業企業名稱登記限制,允許42余家企業使用反映新業態特征的字詞作為企業名稱使用。進一步放寬住所登記條件,允許“一址多照”,321戶企業通過簡易注銷有序退出市場,落實企業遷移工作要求。遷出企業20戶,遷入18戶。二是持續推進企業登記注冊業務“網上辦、零見面”。公示各類網上全程電子化登記注冊業務辦理操作指南和辦理渠道、業務咨詢電話,及時解答辦事群眾各類咨詢問題。對網上各類登記業務通過電話提供“一對一”指導服務。免費為轄區717戶市場主體提供證照郵寄上門服務,行政審批許可事項100%實現網上辦理。三是“審核合一”壓時間。精簡優化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通過窗口業務“審核合一、一人通辦”,企業開辦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2個工作日內,企業登記注冊和公章刻制辦理時間縮短至1個工作日內,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當場發照率100%。企業在申請登記業務時,可按照實際情況勾選“社保登記”信息,并將企業信息及時推送給相關部門,實現了將社保登記的申請合并到企業登記環節中,企業開辦環節壓減為企業登記、公章刻制、申領發票3個環節。四是“線上線下”登記便利化。在行政審批中心設置業務辦理“自助服務區”“導辦咨詢臺”,配備2名導服人員指導企業進行業務申報,及時幫助辦事群眾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2.72萬戶市場主體生成電子營業執照,896戶市場主體通過公示系統發布注銷公告。利用銀行在16個團鎮的服務網點協助開展各類登記業務589戶次,實現了團鎮、連隊營業執照“多點辦、就近辦、簡約辦”。
四、強化重點領域監管執法,營造公平的市場經營環境
聚焦民生領域,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社會輿論關注和市場監管風險壓力大的突出問題,集中優勢執法力量,精準“鐵拳”出擊,扎實開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食品、藥品、特種設備違法、侵權偽劣商品、廣告違法、不正當競爭、非法改裝汽車等行為,維護了良好的市場環境和消費環境。開展監督抽檢及檢驗檢測工作,為行政執法提供技術支撐。2023年以來,抽檢農資產品59批次、食品抽檢1457批次、藥品抽檢119批次、糧食抽檢57批,檢驗皮棉3544批,14.83萬噸、紡織品及其制品186批次、棉纖維棉短絨絮用纖維制品140批次、檢定校準計量器具23656臺件,特種設備檢驗2522臺件。并組織對不合格批次產品開展核查后處置工作。2023年度,開展各項專項檢查168項次,與公安、衛健委、應急、教育等部門開展部門聯合執法9次,共檢查各類市場主體36598戶次,實施行政強制措施78件次,辦理普通程序行政處罰結案264件,罰沒款137萬元,簡易程序案件368件。向其他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案件線索33條,向公安機關移送涉嫌犯罪線索4條,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案件1件,有力打擊各類違法犯罪行為。
五、強化“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推進市場誠信體系建設
持續推進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落實“進一次門、查多項事”,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做到對守法誠信者“無事不擾”、對違法失信者“無處不在”,2023年度抽查市場主體401戶,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市場主體278戶。不斷加強涉企信息歸集、公示、應用。依托國家企業信息公示系統,歸集并公示涉企信息2.6萬條,將64戶企業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在社保辦理、銀行貸款、政府采購、工程招標等方面給予禁入,限制失信自然人擔任企業管理人員23人次。
六、強化執法監督,規范行政行為
堅持內部監督與社會監督并重。嚴格落實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市場監督管理執法監督暫行規定》,本年度開展行政執法案卷評查1次,案件回訪19家次,執法監督巡查暗訪1次。推行“檢察監督與行政執法監督相結合”的監督模式,主動接受司法、行政、社會的監督。暫未發現執法人員在日常監督和行政處罰案件辦理過程中違反廉潔自律準則、不作為、亂作為等行為。針對個別執法人員執法文明用語不規范、態度生硬的問題,要求其加強法律法規及規范執法行為的學習,規范執法文明用語,端正執法態度。
七、踐行“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
暢通“12315”“96359”投訴舉報平臺,依法處置市場監管職責范圍內消費投訴舉報,及時化解矛盾糾紛。2023年共辦理各類投訴舉報1992件,挽回消費者經濟損失99.67萬元。 師市消費者權益糾紛調解委員會調解各類消費領域糾紛案件95件,為消費者挽回損失14.9萬余元。
八、深化法律“六進”,落實普法責任
一是多措并舉將普法宣傳教育機制滲透執法全過程。在具體執法過程中向群眾宣傳有關法律規定、法律程序,解答相關法律問題,把執法現場變成向群眾宣傳普及法律的第一現場,以文明執法促進深度普法,以廣泛普法推動公正執法。二是通過“以案釋法”進行普法。通過行政執法典型案例公布、案件宣講等有效形式,主動向社會宣傳法律知識,解答公眾法律疑問,推動形成以案釋法工作長效機制。三是突出重要時間節點進行普法。重點圍繞“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4·26世界知識產權日”、“5·20計量日”、“12·4國家憲法宣傳日”、全國質量月、法治宣傳教育月、食品安全宣傳周、藥品安全宣傳月等特殊時間節點,大力組織法律法規“六進”活動,引導和幫助公民學習相關法律知識,切實增強群眾法治思維和依法維權意識。四是開展監管相對人培訓。共開展食品安全、消費維權、紡織企業質量提升、檢驗檢測機構能力提升等培訓班8場,培訓1264人次。開展“你點我檢”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作,開展快檢1269項次。
九、強化培訓教育,鍛造專業執法隊伍
一是政治強兵。強化黨建引領,將黨內法規以及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依法治國重要講話精神作為理論學習必學內容,以黨支部為單位組織干部集中學習,促進執法人員牢固樹立正確三觀和大法治觀,確保政治合格、政治可靠。二是培訓精兵。按照一般執法人員每年參訓不少于40學時、新進執法人員每年參訓不少于60學時要求,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綜合運用集中教學、線上教學、現場教學等形式,多輪次開展市場監管、農業、文化領域法律知識、專業法律知識和執法辦案技能培訓。2023年以來,累計開展各類學習活動23期,參學人員達到690余人次。利用援疆、兄弟單位舉辦的各種培訓班,輸送干部到疆內外進行學習,累計赴深圳、廈門、烏魯木齊等地培訓學習余89人次。通過學習培訓,進一步提升執法人員依法辦事水平和業務能力。將《國家安全法》《反分裂國家法》《保密法》等法律法規納入黨員領導干部意識形態教育,建立重大輿情和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切實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三是實戰練兵。將隊伍錘煉與執法工作有機結合,在專項執法活動中安排新老執法人員結對子“傳幫帶”,將不同專業背景執法人員混合編組“相互學”,并適時開展執法比武、技能競賽等活動,有效激發執法人員熱情和斗志,有力促進了執法辦案能力整體提升,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上過硬、業務上熟練的專業化、規范化市場監管執法隊伍。
十、存在問題
一是農業執法、知識產權類、價格類案件的數量和效能與其他領域案件相比需要加強,執法人員在農業、專利和價格執法方面的知識技能水平和主動性還需提高。二是市場監管業務領點多面廣,適用法律法規比較多,法律“立改廢”頻繁,執法人員現有法律知識水平不足以應對當前工作任務。三是市場監管職能職責多,基層隊伍專業技術人才較為缺乏,不能在業務工作中準確把握依法行政的關鍵點、風險點、多發點。
下一步,師市市場監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兵團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工作會議精神,進一步增強法治意識,強化法治思維,把法治理念貫穿在市場監管各項工作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持續深化改革“放管服”,精準營造優質營商環境,打造更高更優水平的市場環境,為師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市場監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