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市打好“三大戰役”努力構建安全島、放心島、雷達島
抓住最基礎的單元
就抓住了防控的關鍵
疫情發生以來
師市打出多套“防疫組合拳”
抓好抓實抓細網格化管理
發揮好聯戶長
守門員、送貨員、聯絡員
隨訪員、心理疏導員的作用
形成小區居民零風險的“安全島”
集中、居家醫學觀察人員
零意見的“放心島”
轄區內疫情防控零事故的“雷達島”
“窗戶打開通通氣,保護好自己,盡量不要外出,樓下單元門口有送蔬菜、水果的二維碼,有需要的可以聯系……”
錦繡家園小區聯戶長
每天都要進行居民隨訪
疫情期間
摸清人員基數、動向
是防控的關鍵所在
錦繡家園小區是師市城區內較大的小區之一,一共有751戶,2520人。設置2名網格長,26名樓棟長,68個聯戶長。
怎樣控制好人員底數和基數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網格化管理的相關工作要求,形成“社區+小區網格長+樓棟長+聯戶長”的工作模式,讓人員排查工作形成閉環。
李朝燈是錦繡家園小區聯戶長
在防疫工作中主要負責
所居住單元的12戶居民
每天對單元內人員進行隨訪
他說:“單元里每個人的信息,包括家里面有沒有人,有沒有人從外地回來,有沒有人發燒感冒,我們都有記錄。”他把小區網格化管理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小區屬于一個大盒子,所有聯戶長把大盒子分成一個個小盒子,能把小區里面的人員信息調查得更清楚、更細致,防疫工作也會更實更細。”
借助聯戶長的力量,將小區人員管理分割細化,更加精準管控。為了將防控工作更加細化、實化,小區還借助聯戶長力量在小區內對外出人員進行勸返,避免人員交叉的機會,堅決做好小區居民的“安全衛士”。
除了做好人員基數摸排工作外,保障居民生活需求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為解決社區居民生活物資采購難題,胡楊社區深入細致地做好服務工作,把肉、蛋、菜、米、油鹽醬醋等都搬進小區,讓居民生活物資有保障。此外,為避免交叉感染,社區工作人員還加強了人員進出管理。
同時,為了更好地服務居家醫學觀察人員,胡楊社區安排專人分片包抓,擔任他們的“生活管家”,做好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服務保障工作,進一步減少人員流動,100%密切關注小區人員,保持零變量、零事故。
金銀川路街道胡楊社區
工作人員范德琴說
在摸排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基礎上,我們關注進出入小區人員的流動去向,更好地和別的小區達成聯動。
摸清小區人員存量,打好存量戰建立“安全島”;嚴控增量,打好增量戰做實“放心島”;警惕變量,打好變量戰,起到轄區內疫情防控零事故的“雷達島”作用,全力打好三大戰役,建立三座島,讓疫情危機無處藏匿。
(文圖:宋勇)
編輯:萬 婷 責編:馮 斌
審核:錢素玲 監審:杜新民
用戶登錄
還沒有賬號?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