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企安農 護航實體”
——期貨服務鄉村振興論壇在阿拉爾舉行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由鄭州商品交易所及第一師阿拉爾市政府舉辦,師市財政局(金融辦)對接格林大華期貨公司具體承辦的2021年期貨服務鄉村振興論壇暨阿拉爾紅棗“保險+期貨”縣域覆蓋項目啟動儀式于2021年9月28日正式在阿拉爾市召開。會議邀請科技部、農村農業部、鄭州商品交易所、期貨公司、保險公司、一師各團鎮領導、紅棗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協會及農戶代表、期貨日報、證券時報、中國證券報、兵團日報等單位近百人參會。
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書記、政委盧躍東表示,師市堅持積極探索新的農產品銷售模式,助推鄉村振興。2019年至2021年,在鄭商所的支持下,師市聯合保險公司、期貨公司,開展了5單紅棗“保險+期貨”項目,2單“農民合作社+場外期權”項目,采取“價格保險+訂單收購+期貨市場套期保值”等模式,既充分解決了農戶賣棗難問題,又回避了紅棗價格下跌風險,有效助力紅棗產業發展。
據了解,2021年阿拉爾紅棗“保險+期貨”項目已獲鄭商所批準,實施區域為十三團,惠及農戶約1000戶,試點面積近3萬畝;2020年,第一師十三團紅福天合作社和邊疆紅合作社通過該模式成功簽約300余戶棗農入社,今年在縣域覆蓋項目促進下,簽約戶已達600余人,以期貨為抓手,農資支持、訂單收購、標準統一等措施切實保障農戶收益。
在論壇上,參會嘉賓分別就發揮期貨功能,進一步提升期貨服務實體經濟的做法及成效;期貨如何助力紅棗產業轉型升級,“保險+期貨”、紅棗交割庫及訂單農業發揮的作用;產融結合,有效推動紅棗產業振興發展等話題進行交流和分享。
聚天紅果業董事長王俊強在圓桌論壇上表示,紅棗期貨上市后,對產業發展起到積極作用。特別是紅棗期貨的交割標準,得到市場認可,也間接提升了加工企業的加工標準。
“我們合作社是紅棗‘保險+期貨’的受益者,2019年,紅棗‘保險+期貨’剛開始試點時,我們就參加了,去年合作社又有86人參加,最終每畝獲賠209元。”全國人大代表、邊疆紅合作社負責人尤良英在圓桌論壇上說,“感謝政府、鄭商所及期貨公司給我們棗農送來了‘定心丸’,‘保險+期貨’讓紅棗行業看到了曙光,也看到了希望,我們會抓住機會,用好工具,讓‘保險+期貨’在一師‘開花結果’,造福更多的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