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生態日 | 兵團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大漠成林 邊疆染綠 生態富民
——看兵團如何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新疆是我國西北生態安全的重要屏障,生態環境極為脆弱。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牽掛著這里的一草一木,對新疆和兵團生態文明建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兵團“要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始終,當好‘生態衛士’”。
牢記總書記殷殷囑托,兵團牢固樹立和踐行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不斷完善責任體系,加強制度建設,逐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工作,履職盡責當好“生態衛士”;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以綠色發展助推產業轉型升級,為兵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目前,兵團已成功創建一師阿拉爾市、三師圖木舒克市、十二師3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為推動兵團經濟社會發展和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鮮活案例和實踐樣本,發揮了顯著的示范引領作用。
一師阿拉爾市:在沙漠邊緣建設“綠色長城”
8月8日,在一師十二團阿沙(阿拉爾—沙雅)公路兩邊的防風固沙林,護林員對林木病蟲害情況進行檢查。近年來,一師十二團積極推進實施防沙治沙工程,每年組織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持續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目前,該團建有林地16余萬畝,其中國家級公益林近6萬畝。 朱志升 攝
綠色名片——
從一點到成片,從成片到連綿起伏,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高矮相間的綠帶將一師阿拉爾市各團場串聯在一起。隨著2021年國家塔里木河流域生態保護和修復項目的實施,一師阿拉爾市廣大干部職工群眾積極在沙漠戈壁補綠復綠,穩步開展退耕還林、防沙治沙等工作,以平均每年近2萬畝的速度全力實施造林綠化工程。如今,一道道“綠色長城”正不斷向沙漠腹地延伸,昔日黃沙漫漫的不毛之地成為片片生態綠洲。2023年10月,一師阿拉爾市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七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綠色實踐——
每到盛夏,站在塔克拉瑪干沙漠生態公益林的瞭望塔上,向南望,是一望無垠的大沙漠,沙海綿延;向北望,是一片綠色的海洋,生機盎然。一師十一團就處于這片綠洲上。
作為緊靠沙漠的團場,土地沙漠化曾長期制約十一團經濟社會發展。為保護家園、讓良田免受風沙侵害,多年來,十一團以“造綠”為己任,通過加強天然荒漠林封育管護,規模化營造人工防護林,構建起了由團場外圍向內部依次分布的荒漠林、防風固沙基干林、道路林、農田防護林、居住區綠化林五級生態安全屏障,同時積極種植特色果品林,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人工綠洲防護林體系。目前,十一團森林面積達23.5萬畝,林網化率達90%,森林覆蓋率由建團初期的5%提高到33.8%,將綠洲向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挺進了20公里。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十一團與沙漠的抗爭史,可以說就是一師阿拉爾市廣大干部職工群眾勇擔生態衛士職責、植綠愛綠護綠的一個縮影。2020年以來,一師阿拉爾市累計投入資金2.2億元,完成國土綠化面積36.45萬畝。截至目前,一師阿拉爾市森林總面積達201.5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9.06%,草地總面積超過84.5萬畝。
綠色成績單——
一師阿拉爾市持續推進節水、綠化、人居環境改善等工作,與相關科研院所積極探索防沙治沙新路徑,走出了一條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
近年來,一師阿拉爾市相繼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成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第四批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阿拉爾市還不斷加大生態文化配套建設力度,建成塔克拉瑪干·三五九旅文化旅游區、玉爾滾軍星舊址等文旅基地,不斷激發文旅融合新動能,為產業發展增添新活力。
如今,一師阿拉爾市在沙漠深處建起了一座被譽為“塞外江南”的軍墾新城,創造了戈壁成花園、大漠變綠洲的人間奇跡,人均綠地占有率居全國前列。
三師圖木舒克市:打造宜居宜業“生態新城”
風光旖旎、綠意盎然的圖木舒克市一隅(8月13日攝)。近年來,三師圖木舒克市錨定宜居宜業幸福城市建設目標,將生態城市、森林城市創建融為一體,引導居民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呂寶山 攝
綠色名片——
三師圖木舒克市瞄準“宜居、宜業、宜學、宜養、宜游”生態公園城市建設目標,找準著力點,在做優、做強、做美城市上下足功夫,協同推進國家衛生城市、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堅定不移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目前,三師圖木舒克市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3%,“屯墾古城、絲路綠洲、活力新城”的城市形象愈加鮮明。2022年11月,三師圖木舒克市獲批第六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是兵團首個入圍這一示范區的師市。
綠色實踐——
如今,漫步圖木舒克市大街小巷,只見處處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人們或亭中小坐,或廊下談心,臉上洋溢著笑容。“這些年變化真是太大了,環境越來越美,生活在這里很幸福!”作為圖木舒克市建設發展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市民馬玉芬感慨萬千。
誰能想到,過去這里是一片荒漠,而今已是“推窗見綠、出門入蔭、移步進園”的戈壁新城。
近年來,三師圖木舒克市堅持把環境改善作為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錨定打造宜居宜業幸福城市目標,將生態城市、森林城市創建融為一體,大力實施“以河道整治行動帶動三大公園的提升改造工程”,以改造城市道路景觀提升城市品質,大力建設城市生態防護林,重點實施“口袋公園”特色示范項目,通過規劃建綠、拆違補綠、見縫插綠、拆墻透綠等方式,因地制宜對城市進行微更新、微改造,多舉措構建綠色生態網絡格局。目前,圖木舒克市共建成“口袋公園”20座,將綠色延伸到了城市的每一個角落,市民出門步行不到300米就能享有綠色空間。
三師圖木舒克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學亮介紹說,2023年,圖木舒克市空氣質量優良率較2018年提高10.3個百分點,地表水連續5年達到國家Ⅲ類及以上水質標準。
綠色成績單——
三師圖木舒克市認真履行生態衛士職責,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明顯成效。2014年被評為自治區園林城市,2015年被評為全國綠化模范城市,2017年被評為國家園林城市,2018年被評為最佳生態旅游目的地。目前,三師圖木舒克市擁有6.66萬畝濕地、86萬畝原始胡楊林,以及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和“全國旅游鄉村重點村”等眾多生態旅游資源,各團場生態家庭農莊、農業觀光園、民宿營地、采摘園、休閑垂釣園等農業旅游業態齊全,可為游客提供優質的康養旅游產品及服務。
十二師:讓生態富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