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師阿拉爾市履行生態衛士職責情況的報告
第一師阿拉爾市在兵團黨委和兵團生態環境局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兵團關于環境保護工作的各項安排部署和要求,嚴格落實國家、兵團各類環保工作會議,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不斷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努力建設生態文明,服務師市“三化”建設,切實履行生態衛士職責,確保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師市落地生根?,F將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兵團環境保護重大決策部署情況
2014年以來,第一師阿拉爾市黨委、政府緊緊圍繞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嚴守生態保護底線,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保障環境安全為主線,加強生態保護建設、推進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和主要污染物減排,師市環境質量總體保持基本穩定,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明顯加強,促進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護的意識深入人心,“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的觀念不斷加強。
(一)齊抓共管,努力構筑環保工作的強大合力。根據《環境保護法》關于“各級人民政府要對本轄區的環境質量負責”的原則,第一師阿拉爾市始終堅持把貫徹落實《環境保護法》作為關系全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任務,把環保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重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多次把環保工作作為重要議題進行研究、部署,并聽取相關專題匯報。通過開展專項治理、簽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制定年度《環境保護考核辦法》等方式,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強力推進,從而形成了環保執法的強大合力,逐步形成了“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負責、環保牽頭、部門配合、齊抓共管”的環保工作格局。阿拉爾市先后榮獲“自治區衛生城市”、“自治區文明城市”、“自治區園林城市”和“全國綠化模范單位”等榮譽稱號,2016年又被國家批準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示范區”,2019年獲得全國質量魅力城市。
(二)統籌部署和落實環境保護工作。一是抓黨政環保主體責任落實。根據《師市黨政及其工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暫行規定》要求,積極推動和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切實保護生態環境。二是抓環保制度體系完善。師市先后出臺《師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水、大氣、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管理辦法》、《城市管理暫行辦法》等系列文件。三是抓環境保護目標責任考核。年初簽訂《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并將環境保護工作納入對各團場、企業黨委班子及成員績效考核及“爭先進位”活動考核范圍,在《師市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環境百分制考核細則(試行)》和《師市黨委管理的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綜合考核實施方案》中作為考核評價的重要內容。四是抓環境保護治理資金投入力度。2014年以來師市累計投入環境保護治理專項資金7.3億余元。
二、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切實履行生態衛士職責
(三)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強化生態文明建設。近年來,師市各級黨委高度重視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堅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以健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為重點,以培育生態文明主流價值觀為有力支撐,以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為路徑,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資源循環綜合利用,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理念作為師市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將生態文明管理制度和生態文明行為規范納入黨政領導干部教育培訓計劃,提高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上下形成了生態文明“大宣教”的良好社會氛圍。
一是大力實施治“沙”、治“水”重點工程。“十三五”期間防沙治沙實施兵團下達師市防沙治沙項目共6個,涉及5個團場,防沙治沙面積共計2.6萬畝。2018至2020年共計完成三北造林面積4.3920萬畝,封沙育林7萬畝,草原禁牧28萬畝,草原退牧還草5萬畝、0.5萬畝人工飼草地建設和0.5萬畝不良草地改良建設,退化草原修復治理3.2萬畝。2014年至2019年累計人工造林面積15954公頃。
二是大力推廣高效節水農業。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實施限額引水以來,師市圍繞農業現代化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積極探索和推廣各種高新節水技術,建成了節水增效示范區、殘膜回收示范單位、智能化水情自動監測自動測報系統等。2019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取水量降至690立方米,農業灌溉用水利用系數從2010年的0.51提高到目前的0.602,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節水高效農業示范區。
三是扎實推進節能降耗工作。師市單位GDP能耗從2014年的1.0229噸標準煤/萬元降低至2019年的0.7218噸標準煤/萬元,師市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從2014年的2.8454噸標準煤/萬元降低至2019年的2.7034噸標準煤/萬元,單位GDP電耗從2014年的1008千瓦時/萬元降低至2019年的807千萬時/萬元。
四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積極推行循環經濟“十百千”示范創建行動,在師市范圍內構建企業內部循環、產業循環、園區循環、生態循環“五位一體”現代循環產業體系。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創建了兵團循環經濟示范區、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基地、“兩化融合示范區”、兵團雙創示范基地和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園區。正在申報兵團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循環化改造示范試點,十團創建兵團級循環經濟示范試點縣(團場)。
五是退耕還林工程成效顯著。制定了林業發展戰略實施細則,把生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任務抓緊抓實。同時,該師市出臺《林業生態建設一票否決制度考核實施辦法》,要求各團場兩名主要領導親自抓林業工作,爭當植樹政委和植樹團長,履行好生態衛士職責。通過持續推進生態建設,已初步建成了轄區由外至內梯次推進的天然林、生態經濟林、生態防護林“三位一體”的生態防護體系。
六是國家級重點公益林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師市成立公益林管護中心,負責組織實施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管護工作。對109.45萬畝(二級)分布在塔里木河兩岸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全面實行保護撫育和管護。公益林的保存為區域水土保持、水源涵養、生物多樣性存續提供了基礎保障。
七是交通干線森林廊道生態景觀帶顯現雛形。“359”大生態工程實施以來,通過森林生態補償、共建合營、以林養林、責任分擔等多種形式,全面開展了對以阿塔公路、塔南公路、新玉阿公路、一團段314國道等師市區域內干線公路網的森林生態景觀帶林網化營造工程建設,已經初步建起了干線通道綠色廊道,有效改變了沿途生態環境。
八是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申報認證工作取得較大進展。4團吊干杏獲得綠色食品認證證書,5團、6團、天山雪米業公司和塔水處水產品,已通過兵團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年度現場檢查。3團(核桃)被農業部審核批準為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認證單位(產品)。12團紅棗生產基地被農業部確定為國家級綠色食品原料生產示范基地。10團被農業部認定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示范團場。
九是深化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以阿拉爾市和團場(連隊)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為抓手,以廢舊農膜回收利用、農作物秸稈禁燒和禽畜養殖污染治理為重點,積極改善市區、團場小城鎮、連隊居住區環境質量。截至2020年累計實施61個連隊環境綜合整治,資金為中央專項撥款,其中 2017年實施15個連隊環境綜合整治,中央專項資金274萬元,2018年實施44個連隊環境綜合整治,中央專項資金300萬元,2019年實施近1個連隊環境綜合整治,2020年實施1個連隊環境綜合整治,中央專項資金292萬元,已完成兵團生態環境局下達給師市“十三五”環境綜合整治60個連隊目標任務。
(四)依法行政,杜絕行政亂作為。嚴格規范行政執法、促進公正文明執法,把維護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作為行政執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注重依法行政;重視履行法定職責,嚴格遵循法定程序,保證執法手段合法、正當,杜絕不作為、亂作為行為,抵制簡單、粗暴和隨意執法,多層次、全方位做好行政執法人員培訓,法律專業知識、依法行政能力培訓,使行政執法人員具備應有的文明素養、法律知識和執法能力。通過規范環境行政執法管理程序、環境保護執法文書、行政處罰審批程序、送達程序,落實執法責任,確保行政執法做到程序合法、文書規范、處罰適當。結合師市環境保護工作實際,師市生態環境局第一批承接上級行政職能39項,已全部承接到位。第二批290項職能,已全部梳理完畢、職能劃分至各科室。同時師市多次對全師范圍內規范性文件進行專項清理,并出臺了《第一師阿拉爾市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備案規定》,從源頭上杜絕了環境監管執法“土政策”、妨礙環境保護的招商引資政策、違規環保專項審批和行政干預依法查處環境違法案件情況的發生。
(五)強化執法,加強環境監管。
1.嚴格執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規劃環評和建設項目環評聯動,實現了從源頭上把關,做到了提前介入。一是對建設項目的環評審批管理,嚴格按照環保部、自治區環保廳和兵團環保局分級審批規定,不放寬審批條件,不越權越級審批。切實做到增產不增污甚至減污,減輕工業企業對環境污染的壓力,優化產業布局,減少污染危害,有效地保護了轄區的投資環境。二是對批準的建設項目,定期對其建設過程中的“三同時”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督導企業嚴格落實“三同時”制度。三是對不符合“三同時”制度要求的建設項目不予驗收,提出整改要求,達到整改要求后及時驗收,方可開工生產。
2.師市上下聯動、齊心協力、通力合作,共計完成所有行業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排污許可發證登記646家,其中發證58家,限期整改26家,登記管理455家,7類特殊情況及長期停產共計107;扎實推進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全覆蓋“回頭看”工作,已完成排污許可發證登記55家,其中發證1家,限期整改1家,登記53家,基本實現固定污染源清理整頓和排污許可發證登記雙清零。
3.為建立完善總量減排的長效機制,我們一是全面加強減排設施運行管理。對污水處理廠減排項目,加大資金投入,加強完善配套管網建設,提高污水收集率,提高污水處理廠穩定達標率、運行率。加大燃煤電廠、水泥企業等國控重點污染源監督檢查力度,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要求,促使相關企業穩定運行環保設施和建立健全減排臺帳。二是加強督促整改。重點落實國家環保部及兵團的減排要求,對于減排效果認定少或不予認定的企業,依據審查要求,對存在的問題逐條整改,完善減排臺賬資料。三是強化督促檢查。嚴格督促檢查,確保污染減排各項措施落到實處。師環保局多次派出檢查組對重點企業減排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強化責任追究制,對限期內仍達不到時間進度要求的重點企業,按要求實施嚴格問責。四是加強污染治理、在線監測設施運行維護監管,確保污染治理、在線監測設施正常運行,保證在線監測數據傳輸有效率達到90%以上。
4.不斷強化新《環境保護法》及配套辦法的實際應用,進一步規范環境執法行為,切實提高環境執法效能。認真開展環保專項檢查、燃煤鍋爐整治等工作,對具體執法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充分利用法律新賦的按日計罰、查封扣押、停產限產等手段,打出組合、鐵腕執法,有效發揮法律武器的震懾力,執法力度日益加大。同時加強與公安、司法機關聯動,積極推進兩法銜接,繼續加大對偷排偷放等惡意違法行為的執法力度,震懾環境違法犯罪,努力營造自覺守法的氛圍。同時采取舉辦法律講座,發放宣傳單,懸掛橫幅、張貼海報,組織企業法人學習培訓等方式,廣泛宣傳新環保法及其配套辦法,不斷提高企業事業單位責任意識,規范其環保行為。
(六)抓住關鍵,全面開展大氣污染治理工作。根據《大氣污染防治法》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師市積極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加強兵地聯防聯控區域聯合執法工作。近幾年,一是徹底關停了青松建化本部水泥廠7條立窯生產線和阿拉爾新滬熱電廠2×50MW熱電機組,淘汰水泥落后產能90萬噸。特別是阿拉爾新滬熱電廠2×50MW熱電機組在建成時間不長、生產效益即將產生的情況下,師市顧全污染減排大局,毅然進行了關停。同時擬對塔里木熱電廠2×12MW熱電機組實施關停。二是對師市范圍內燃煤鍋爐進行提標改造工作,對阿拉爾市建成區和一號工業園區的現有燃煤小鍋爐已逐步進行淘汰和更換清潔能源。三是國家重點監控污染源全部安裝了廢氣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系統,污染物排放數據實時上傳至兵團污染源監控中心。四是加大污染治理資金投入,投資250余萬元建成了師市環境污染源自動監控中心,投資近200萬元建成了2個阿拉爾市大氣自動監測站。五是按期完成排放改造工作,阿拉爾盛源熱電2臺機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阿拉爾市城區淘汰10蒸噸以下燃煤小鍋爐36 臺,北市區集新增中供熱面積250萬平方米。六是加強機動車污染防治,2018年辦理新能源車牌15輛,清理報廢車輛498輛,機動車尾氣審驗11534輛,督促師市31家加油站按照國家要求全面供應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七是依法整治露天礦山,關停寶鼎建筑材料加工有限公司9萬立方米/年砂石礦。八是狠抓揚塵綜合治理工作,累計查處違法違規行為9起,處罰金額6200元。九是加強氨排放控制工作,關閉、搬遷畜禽養殖場5個。
(七)遏制污染,切實改善水環境質量。一是加強飲用水源環境保護工作。師市出臺了《關于開展人飲水水源地保護工作的通知》(師市水發[2012]52號),明確了水源地保護工作制度和工作職責。在水源地取水口處設立標志牌、界標、交通警示牌、宣傳牌、制度牌和監控設備。在水源地范圍內設置高度為1.7米的隔離網。同時著手開展阿拉爾市及重點建制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環境保護規劃工作。二是加大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投資3500萬元對阿拉爾市生活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日處理能力從1萬噸提高到2萬噸,目前已投入使用;投資1.5億元對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進行擴建,日處理能力從5萬噸提高到10萬噸,目前已完成了選址、立項、環境影響評價等前期準備工作;各團場小城鎮均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三是抓緊推進河道整治工程,投資5000余萬元對阿克蘇河第一師阿拉爾段(七團)河段進行了綜合整治,投資約3億元對塔里木河第一師阿拉爾段河道進行了綜合整治。通過河道清障清淤、建設堤岸工程及污水管網工程等措施,改善了阿克蘇河、塔里木河流經師市轄區河段的河流水質。四是國家重點監控污染源全部安裝了廢水污染物排放在線監控系統,污染物排放數據實時上傳至兵團污染源監控中心。五是塔里木河師市流域范圍內入口和出口水質多年來保持地表水Ⅲ類水質,無劣Ⅴ類水質。六是加強園區污水處理設施建設,臺州產業園區污水處理廠已建成。加強城鎮污水處理廠監管,阿拉爾市污水處理廠年均污水處理率96%,污泥全部衛生填埋,城市建成區已基本實現納污管網全覆蓋,中水回用項目投入使用。七是化肥農藥零增長,推進“一控兩減三基本”測土配方施肥技術面積190萬畝,占耕地面積82.6%;化肥利用率達到45%;農作物統防統治覆蓋率75%以上。八是加強水源地保護,按期完成5個水源地保護區規劃、劃定和清理工作。九是大力防治地下水污染,轄區31座加油站,167個供油儲油罐全面完成雙層罐改造及防滲池設置工作。
(八)推進凈土保衛戰。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師市多年來未發生因耕地土壤污染導致農產品質量超標引起不良社會影響的事件。開展土壤污染調查,完成國家下達的調查任務地塊11個,按期完成轄區 49 個點位的土壤樣品采集工作。開展農膜治理綜合執法行動,共發現違法行為24起,行政處罰24起,共處罰金2.4萬元。加強農用地分類管理,轄區耕地質量等別劃分為10-12等。做好建設用地準入管理,目前師市暫未發現疑似污染地塊。劃定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師市生態保護紅線總面積696.26平方公里,占轄區面積的 10.03%。
(九)加強園區環境保護工作。阿拉爾工業園區不斷加強環境保護工作。一是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原則。園區均按照《環評法》的要求開展了規劃環評,并通過了兵團環保局的審查和審批。二是各園區均建立了環境準入制度,對不符合園區規劃和規劃環評要求,不符合污染物總量控制要求的企業,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企業不批準入園建設。三是各園區的入園企業都能認真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環保“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和三同時執行率達100%。四是園區建設了日處理5萬噸工業污水集中處理廠,并配套建設了污水收集管網,與污水處理廠實現聯通,確保園區污水做到達標排放。同時制定了《阿拉爾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排放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規范了開發區范圍內污水納管排放的管理,明確了企業納管排放標準、計量方式、收費標準以及監管責任。五是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對進入園區的項目充分考慮環境保護管理的要求,大力推進清潔生產和循環經濟,確保建成后該項目和園區各類污染物排放達到國家、自治區和兵團相關標準。
(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嚴格貫徹執行《環境保護法》及4個配套辦法,積極推進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加強環境監管執法。2013年至2017年7月,辦理環保行政處罰案件16件,處罰金額483.854萬元。新的《環境保護法》及4個配套辦法實施后,依法辦理案件6件,其中按日連續處罰案件2件,處罰金417萬元,查封扣押案件1件,限產停產案件2件,移送行政拘留案件1起。近期開展的環保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整治工作,取締“散亂污”企業36家,執法力度明顯加大。強化生態環境破壞追責,2013年至今,師檢察院受理審查批捕案件5件6人,批準逮捕5件6人;受理審查起訴案件8件9人,提起公訴7件8人;森林公安機關立案40起;師市紀檢監察機關依紀依法追究破壞生態和環境問題黨員干部責任37人,其中立案12件,黨政紀處理12人(其中縣處級2人)、組織處理22人(其中副師級2人、縣處級9人)、移送司法機關3人,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
雖然師市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長足進展,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大提高,但與黨中央、國務院、自治區和兵團的要求相比,與當前環保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相比,與廣大群眾的期盼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和不足。通過平時的環境監管和執法檢查,以及兵團生態環境局反饋的意見,師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存在以下問題:
(一)生態文明建設理念還需進一步提高。在新常態下,生態文明理念和環境保護自覺性有所提高,但仍然存在差距。部分領導干部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發展理念學習不夠、理解不深、運用不足。從實際情況來看,在發展方面投入精力多,對環境保護關注度不夠的問題,還在不同層面、不同領域、不同范圍有不同程度的表現。一些領導干部認為師市經濟發展水平低,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任務艱巨,加快發展是第一位的,在發展方面投入精力多,對環境保護關注度不夠,開經濟發展會議多,開研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少。
(二)環?!包h政同責、一崗雙責”落實還需進一步加強。雖然我們積極推動和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但還有個別領導干部對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認識不深,理解不透。沒能按照分工切實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職責,切實做到“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誰監管、誰負責”。同時部門之間聯合執法、信息共享等協作機制不還不夠完善,一個部門牽頭其他部門配合的效率還不夠高、成效還不夠明顯。
四、下一步工作計劃
下一步,師市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為抓手,大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推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能源結構、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更好滿足廣大市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一)強化生態環保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師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方案》,加強宣傳,提高全民環保意識,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理念,強化黨政同責、各負其責、生態追責的意識。嚴格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和“一崗雙責”,進一步推進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的落實,嚴格按照環保工作由生態環境局統一監管,相關部門分工負責的要求,逐步從單純“督企”向綜合“督政”轉變。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管理水平,確保各類污染物達標排放。
(二)著力解決突出環境問題。持續推動第一輪中央環保督查問題整改和“回頭看”,做好迎接第二輪中央環保督察準備工作,充分發揮環保督察的整改倒逼作用,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強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現場檢查督導,按照整改時限,倒排工期督促企業落實整改措施,確保按時整改到位,對落實不到位,整改態度不積極的依法依規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做好迎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和第二輪環保督察各項準備工作。加大生態環境執法檢查力度,逐步健全大氣、水、土壤、噪聲等污染問題解決長效機制,切實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提高群眾生態環保獲得感。
第一師阿拉爾市生態環境局
2020年1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