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廳長哈爾肯·哈布德克里木在《中國環境報》發表署名文章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哈爾肯·哈布德克里木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基本實現”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明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要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統籌開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護工作,讓大美新疆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九屆十次全會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自治區黨委九屆十一次全會把“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做好全區今后5年經濟社會發展10項重點工作之一。全區生態環境系統要深刻理解、系統領會,把握新階段、貫徹新理念、融入新格局、擔當新使命、展現新作為,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全區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基礎更加牢固
“十三五”時期,全區生態環境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采取了一系列重大舉措,全區生態環境保護從認識到實踐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的基礎更加牢固。
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全區各級各部門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生態環境問題。同時,開展豐富多樣的宣傳活動,不斷激發全社會支持、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熱情。全區上下貫徹綠色發展理念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加強環境保護符合自身長遠利益。
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突出大氣、水、土壤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四大領域,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今年1月-10月,14個地(州、市)政府(行署)所在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75.5%。納入國家考核的47個地表水斷面中,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由基準年的87.2%上升至93.6%,劣Ⅴ類水體控制比例由6.4%下降至4.3%。
生態治理體系不斷完善。自治區成立涵蓋兵地相關部門的新疆環境保護委員會,建立兵地生態環境共治體系,統籌協調推進全疆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編制完成《新疆環境保護規劃(2018-2022)》,推動建立自治區和兵團環境保護“統一規劃、統一政策、統一標準、統一要求、統一推進”的工作機制和環境污染同防同治的長效機制。深入實施《自治區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等,嚴格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制度,將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落實情況納入黨政領導干部考核體系。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區生態環境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中央和自治區黨委疫情防控有關決策部署,統籌疫情防控、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落實落細疫情防控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確保全區所有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和服務100%全覆蓋,醫療廢物、廢水及時有效收集轉運和處理處置100%全落實。實施“兩個清單”,將十七大類44個小類行業的項目納入《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正面清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范圍。將8類共計1269家企業納入《自治區監督執法正面清單》,指導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建立《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幫扶企業臺賬》,按照一企一冊、強化服務、精準執法、營造良好復工復產環境的原則,指導幫助企業開展環境安全隱患排查、落實各項污染防治措施共4800次。
充分認識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面臨的挑戰和短板
實踐中也要看到,自治區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與建設美麗新疆的任務相比,與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態環境的期望相比,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受自然環境、發展階段、產業結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全區依靠能源資源加工轉換帶動經濟發展的區情在短時間內無法根本改變,面臨著主要污染物及二氧化碳排放增加的壓力。
第二,新疆生態系統脆弱,環境承載能力低,城市空氣質量受沙塵影響,尾閭湖庫水質受來水水量影響,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難度大。
第三,環境基礎薄弱,支撐保障體系不健全,防止污染反彈壓力大,特別是重點區域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成果還不穩固,礦產資源開發的生態修復治理工作成效還不明顯。
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端正心態、擺正位置,正視困難和挑戰,保持堅定的決心和信心,保持足夠的耐心和恒心,一個問題一個問題解決,一件工作一件工作推進。
以生態環境保護的實際成效推動大美新疆建設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深刻認識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是實現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的必然選擇,是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的內在需求,是鞏固拓展“十三五”時期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必須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污,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好轉,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作出積極貢獻。
扛起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上來,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上來。把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結合起來,與貫徹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特別是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結合起來,與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工作結合起來,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的政治責任,為建設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的大美新疆貢獻力量。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分區施策,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推進區域大氣污染協同治理,推動多污染物減排協同增效,促進能源、產業、交通運輸等結構調整,進一步降低城市細顆粒物濃度,推動臭氧污染的協同控制。深化系統治理,確保河湖碧水常流。堅持污染減排與生態擴容兩手發力,深入實施控制單元分區管控,持續深化污染減排,積極推動生態擴容,保障水環境安全。加強安全利用,確保土壤環境安全。以嚴守農產品質量安全和人居環境安全為底線,提升土壤環境監管能力,加強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與污染風險管控,加強工業固體廢物環境監管,整治提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
提高環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扎實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完善生態文明績效考核評價機制,深化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黨政領導干部生態責任離任環境審計與生態環境損害終身責任追究制度。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體系和能力建設,依法依規強化生態環境執法。加強環境應急能力體系建設,嚴密防控涉及核輻射、重金屬、危險廢物、有毒有害化學物質等重點領域環境風險。嚴守生態紅線底線,逐步建設自治區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和自然保護地“天空地”一體化監測網絡,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確處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快建立完善“三線一單”硬約束機制,全面實行排污許可制,完善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管理,嚴禁“三高”項目進新疆。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相關生態環保工作,落實好“兩個100%”,實施好“兩個清單”,積極主動服務“六穩”“六保”。
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業務性很強的政治工作,也是一項政治性很強的業務工作。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關鍵在黨、關鍵在人。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必須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鐵軍建設要求,做到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以更加有力的舉措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實際成效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添綠色底色。
作者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生態環境廳黨組副書記、廳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