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成人网,最新的欧美黄色,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亚洲看片一区

專題首頁|返回主站 歡迎來到 第一師阿拉爾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行時”專題

城市向新 幸福升級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4-06 11:40:19 瀏覽次數: 【字體:

城市向新 幸福升級

01

航拍的十師北屯市一老舊小區改造升級施工現場(資料圖片)。十師北屯市按照統一政策、分級實施,統一管理、集中支付,分步實施、穩步推進的原則,著力改造老舊小區,努力改善職工群眾居住環境。 兵團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洋 攝

02

改建后的八師石河子市澤眾游園(無人機拍攝,資料圖片)。2022年以來,八師石河子市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改建近30個街頭游園,新增綠地14平方公里,為建設山青、水綠、園秀、城美的全域生態公園城市奠定了基礎。 兵團日報常駐記者 張德智 攝

03

工人在六師五家渠市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施工現場粉刷樓房外墻(資料圖片)。六師五家渠市把老舊小區改造作為城市建設補短板、強基礎、惠民生、促發展的重要舉措,加強頂層設計,對市區所有老舊小區進行摸底調查,分類施策。改造后的小區功能不斷優化,居住環境明顯改善。 王德江 攝

04

3月16日,五師雙河市商業新村小區居民使用新添置的健身器材健身。近年來,五師雙河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著力補齊城鎮基礎設施短板,加大對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設投入力度,不斷優化人居環境,提升住房保障水平。 雷蕾 攝

老舊小區改造,既是家門口的“關鍵小事”,也是城市發展中的“民生大事”。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推進老舊小區和危舊房改造。兵團在頂層設計、居民參與、完善建管等方面協同發力,今年計劃投資10億元,重點加強對居民反映強烈的供熱等老化管道改造,加強養老服務設施、充電樁建設,提升社區無障礙建設水平,打造綠色宜居環境,讓93個老舊小區“整”出新容顏,“改”出新生活。一個個在家門口悄然“升級”的小幸福,正讓廣大職工群眾從安居走向宜居、樂居。

規劃先行 合理布局

“我們社區始建于20世紀80年代,共有居民住宅樓82棟,是一個較大規模雜居型、開放型社區。在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前,社區工作人員對小區現狀進行調研,充分摸清底數,了解居民需求,合理提出改造目標和任務。經過改造,社區面貌煥然一新,功能布局更加完善,居民生活便利舒心。”3月13日,八師石河子市紅山街道4社區黨委書記范軍說。

自2019年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啟動以來,兵團組織各師市開展城鎮老舊小區現狀調研,從居民最關心的問題入手,量身定制“需求清單”,出臺《關于兵團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科學制定兵團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專項規劃等,加強對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設計、施工、驗收等環節的監管,做到精準施策、靶向改造,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居民的所想所盼。

但改造如果只著眼于小區,則道路、停車場、休閑場所等小區周邊的配套基礎設施就不能納入改造范圍,或者出現重復建設的問題。如此一來,老舊小區存在的短板將無法一攬子解決。

如何破題,考驗著決策者的智慧。

兵團“跳出改造看改造”,將城鎮老舊小區改造與各師市市政基礎設施、海綿城市、公園綠地建設,以及養老、托育設施的規劃建設有效結合、統籌推進,推動小區內外和公共區域配套設施有機銜接、補齊短板,為老城區提質、舊城區改造開辟新途徑、注入新動能。

“十四五”期間,兵團計劃改造老舊小區441個,涉及14.8萬戶居民、5927棟樓、建筑面積1266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69.2億元。

問計于民 共商共建

老舊小區改造,了解居民需求是基礎,也是關鍵。

一師阿拉爾市新苑小區現有居民住宅樓68棟、居民5000戶,老人孩子居多。

小區改造準備階段,社區干部入戶調查,聚焦居民需求,注重精準施策、精細化提升,繼基礎類項目完工后,按居民“點單”要求又進行了一系列“宜老宜小”的精細化建設,受到小區居民交口稱贊。

“街道和社區工作人員多次上門發放調查問卷,將收集到的居民合理化意見建議反饋給施工方,將民意民愿融入改造全過程,真正改到了我們心坎上?!毙略沸^居民賈建喜說。

過去,老舊小區改造難,居民意愿難以統一。有些納入改造計劃的小區居民意見不一,耽誤工期;有些改造愿望迫切的小區卻不符合條件,導致改不到群眾心坎上。

為把老舊小區改造這個民生工程做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3月動工實施改造的石河子市新城街道17社區,召開居民意見征求會和座談會5場、發放居民意見征求表3000余份,收集了關于增設停車位、改善綠化景觀、拓寬道路、改造地下管網、進行外墻保溫等9類60多條意見建議。

老舊小區改造,如何充分匯聚民意民智,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改造前‘問需于民’、改造中‘問計于民’、改造后‘問效于民’,引導居民參與監督改造全過程?!毙鲁墙值?7社區黨委書記陳學森說。

“共同締造”這四個字,在兵團各師市老舊小區改造中得到了不一樣的“詮釋”,居民們正從原先的“局外人”,變成改造的“主人翁”。各師市變“自上而下”的部署推動為“自下而上”的居民主動參與,決策共謀、發展共建、建設共管、效果共評、成果共享,有力助推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涉改小區所在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小區業主委員會、樓棟長、黨員、志愿者和居民代表等,就“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等問題充分討論,形成共識,列出居民“需求清單”,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找到“利益均衡點”,求取“最大公約數”。

建管并重 長效治理

如今,石河子市紅山街道4社區居民劉文亮多了個身份——社區義務監督員。在小區改造過程中,在4社區居住了20多年的劉文亮被選為義務監督員,每天忙忙碌碌,到小區施工現場拍照留存,和小區居民交流意見,將居民反映的問題及時反饋給社區……“我要發揮義務監督員的作用,為小區改造出一份力。”劉文亮說。

2022年以來,紅山街道4社區黨委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契機,嚴格按照規范程序,組織業主代表選舉產生了業主委員會,強化居民自治,并選出一批協調能力強、鄰里關系好、善于做群眾工作的老黨員擔任義務監督員,積極參與社區治理。

“老舊小區改造要建管結合。下一步,我們將充分發揮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在社區服務中的作用,有效整合服務資源,搭建服務平臺、創新服務載體、完善服務功能,齊心協力、協商共治,讓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提升。”范軍說。

三分建、七分管,是城市建設的規律,老舊小區改造工作同樣如此。

各師市在外塑老舊小區“顏值”、內煉基層治理實力兩方面發力,按照“居民自治”與“改造提升”雙同步原則,探索創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協商共治”的治理體系,完善小區后續自治管理,實現從“靠社區管”到“自治共管”的轉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六師五家渠市青湖路街道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以“紅色物業”創建為抓手,把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建在樓棟里,發動小區黨員及熱心群眾共同參與小區日常管理,實現了黨組織“搭臺”、黨員“唱戲”、群眾“參與”,合力推進基層社區治理建設。

七師一二九團百花街社區屬于城郊接合的混合型社區,轄區面積大,流動人口多,個體商戶多。該社區黨支部結合轄區實際,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社區治理舉措,密切關注居民需求,著力解決居民的煩心事、揪心事。為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米”,該社區還開發了“五五先鋒”微信小程序,為社區與居民信息交流反饋建立了快速通道。

今年,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民政局將聯合啟動完整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從完善社區服務設施、打造宜居生活環境、推進智能化服務、健全社區治理機制等方面進行試點,因地制宜探索建設方法、創新建設模式、完善建設標準,為推進完整社區建設總結出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兵團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到“十四五”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努力建成一批具有代表性、可為兵團城鎮推廣示范,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完善,環境宜居,體現兵團文化特色,社區服務和治理體系完整,居民有歸屬感、認同感的“完整社區”。

信息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蘭君


終審:生態環境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邑县| 濮阳市| 成安县| 雅江县| 玉田县| 桐乡市| 商丘市| 安宁市| 墨竹工卡县| 东乡族自治县| 焦作市| 且末县| 叶城县| 武城县| 福海县| 福建省| 金乡县| 承德县| 南开区| 唐海县| 讷河市| 遂川县| 应城市| 海兴县| 吉木萨尔县| 淮安市| 冀州市| 谢通门县| 金堂县| 新邵县| 宜兰市| 高要市| 旌德县| 宁强县| 泾源县| 城步| 仪陇县| 塔河县| 海门市| 遂平县| 开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