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激情成人网,最新的欧美黄色,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亚洲看片一区

專題首頁|返回主站 歡迎來到 第一師阿拉爾市人民政府門戶網站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進行時”專題

只此青綠,向“美”而行

來源: 發布時間:2023-06-05 11:20:38 瀏覽次數: 【字體:

只此青綠,向“美”而行

綠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本色,也是兵團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多年來,兵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圍繞大氣污染防治、水環境綜合整治、林業生態保護修復等工作持續發力,各師市天更藍、水更綠、環境更美好,美麗生態步伐更加鏗鏘有力。

藍天增多,“氣質”提升

“現在,北屯市藍天白云的日子越來越多,我經常會帶家人到得仁山轉一圈,這里景色優美、空氣清新,讓人心情愉悅。”5月29日,在得仁山游玩的十師北屯市市民李艷說道。

十師北屯市通過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和城市揚塵治理、推進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提檔升級,整體環境空氣質量保持良好,空氣質量優良率連續多年穩居兵團前列,被評為2022年度“美麗中國·深呼吸小城”。

藍天白云是民之所盼,治理大氣污染是兵團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頭任務。2022年,兵團編制實施《“十四五”空氣治理改善行動計劃》《2022-2023年重點區域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措施》,組織編制兵團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強化采暖季重污染天氣應對措施,督促各師市制定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清單,指導183家企業制定相應的“一廠一策”減排落實措施。

5月26日,在信發集團六師碳素有限公司石油焦卸車處,兩臺自動卸車機正在作業,5分鐘不到,兩車石油焦就卸載完成,現場卻見不到絲毫揚起的粉塵——這要歸功于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智能化原料儲配與供給系統。該系統是新疆區域內唯一一套高效收塵清潔卸車系統,啟用后,徹底解決了卸車點揚塵嚴重、原料上料和配料等過程中無組織排放等問題,改變了炭素行業原有的“臟亂差”形象。

信發集團六師煤電有限公司每年生產的粉煤灰達100余萬噸,公司把工業固廢綜合利用作為低碳轉型綠色發展的重要支撐全力推進,不斷提高煤炭資源就地轉化率。在該公司砌塊生產車間里,固廢粉煤灰在生產線上幾番“輪回”,“再生”成為新型建材產品,整個生產過程零排放,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利用真正實現“變廢為寶”。

六師五家渠市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重點領域,從推進重點行業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提升改造、加快重點區域鍋爐淘汰、開展散煤治理、推進“散亂污”企業清理整治、嚴格道路揚塵管控、優化交通運輸結構、積極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加強大氣污染防治項目研究、建立兵地生態環境聯合執法檢查機制、加強群眾信訪舉報工作等10個方面,扎實打好藍天保衛戰。截至目前,六師五家渠市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在全國339個城市中排名第7位。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兵團持續深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開展PM2.5(細顆粒物)和O3(臭氧)污染協同防控“一市一策”駐點跟蹤研究,實施分區分時分類的差異化和精細化協同管控,加大“烏—昌—石”“奎—獨—烏”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力度;推動工業企業深度治理,實施傳統制造業清潔化改造,激發有效減排潛力。“十三五”期間,兵團淘汰煤電落后產能88.8萬千瓦,節能改造2臺機組27萬千瓦,壓減水泥熟料產能40萬噸,關停9臺電石爐,完成1371萬千瓦火電機組超低排放改造。

經過持續攻堅,藍天白云漸成常態。截至2022年年底,兵團重點城市大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濃度,較2018年分別下降33%、21.9%和14.3%;PM2.5和PM10平均濃度分別下降7.9%和8.8%;優良天數比例增加2.8%,空氣質量明顯改善,職工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

碧水增多,“顏值”日新

近日,隨著氣溫不斷回升,玉帶海雕、白尾海雕、蓑羽鶴等夏候鳥陸續飛抵六師五家渠市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棲息,吸引眾多市民前去觀賞拍照。

青格達湖自然保護區管理站巡護員陳付山介紹,保護區成立于2002年,是兵團首個省(兵團)級自然保護區,擁有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0平方公里濕地。近年來,隨著六師五家渠市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全面實施生態保護和恢復工程,濕地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保護區內鳥的種類從初期的110種增加到現在的220多種,可觀測鳥類總量超過200萬只,保護區已經成為新疆鳥類重要的棲息地和候鳥中轉站。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黨的十八大以來,兵團充分發揮生態衛士作用,嚴守濕地資源紅線,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強化濕地保護監管,在一系列生態治理“組合拳”的作用下,濕地生態狀況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日益豐富。目前,兵團已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4處,面積10.03萬公頃;設立國家級濕地公園6處,面積3.02萬公頃。一處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濕地,成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寫照。

近日,八師副師長、石河子市副市長,一四四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巖帶領團、連兩級河長來到金溝河流域一四四團段,查看內洪溝水庫來水蓄水、水資源調度管理、河道綜合整治等情況。“團場扎實開展河(湖)長制工作,各級河(湖)長履職盡責的常態化巡河(湖)機制初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王巖說。

兵團堅持系統思維、協同推進,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理念,持之以恒抓實河湖治理,深入實施河(湖)長制,建成兵團、師市、團場、連隊四級河(湖)長組織體系,各級河(湖)長隊伍不斷壯大,從“總指揮”到“最前哨”,治理資源不斷集聚、治理手段更加多元、治理效能日益提升。

河(湖)長制帶來河(湖)長治。自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兵團1024名河(湖)長累計巡查河湖近12萬次,動態監督管理責任河湖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河湖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河湖面貌發生歷史性變化,30個國控斷面地表水優良水體比例達82.6%,兵團區域內水環境持續改善,生態持續向好。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兵團大力推進區域內水環境綜合治理,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做好“水文章”。2022年,兵團印發《“十四五”城市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行動方案》,編制實施《重點流域“十四五”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強化水污染防治,加強城鎮及工業集聚區污水處理設施監管、連隊生活污水處理、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規范化建設管理。截至目前,22個兵團級及以上開發區全部配套建成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團場(鄉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定率達100%,城市飲用水水源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的比例達100%,城市污水處理率達96.92%。

兵團水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水環境質量持續鞏固提升,生態效益轉化為社會發展效益的良性循環日趨顯現。

山川增綠,生機勃發

在九師團結農場四連酸梅園,一株株酸梅樹茁壯成長。四連黨支部書記、連管會指導員魏楠仿佛看到了碩果累累的美景,內心充滿喜悅。“酸梅園作為九師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之一,對連隊發展休閑旅游、形成區塊鏈產業生態、促進職工增收、建設美好家園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魏楠說。

作為兵團首個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九師國土綠化試點示范項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按照“森林資源+鄉村振興+文化旅游”模式,通過采取人工造林、人工種草、退化林修復、封山(沙)育林、森林撫育、退化草原修復治理等措施,在全師10個團場91個連隊的3600余個地塊,種植以白榆、白楊、沙棗、沙棘、山杏、蘋果、酸梅等為主的苗木約544.6萬株,總面積50余萬畝。

近年來,兵團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切實履行生態衛士職責,加快“美麗兵團”建設,持續推進國土綠化和防沙治沙,穩步推進林業草原改革,全面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工作,綠色資源總量持續增長。截至目前,兵團森林蓄積量達3511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19.16%,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42.6%,濕地面積穩定在398.28萬畝。

兵團突出重點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重點抓好“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塔里木盆地周邊防沙治沙等生態工程建設,構建起以綠洲外圍荒漠生態林、防風固沙基干林和綠洲內部農田防護林、居民區綠化林為主體的四級生態防護體系,促進了森林資源“質”的提升與“量”的增長,使150萬畝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國有林和1471.6萬畝國家級公益林得到有效管護,80%以上的團場實現了林網化。

“十三五”以來,兵團累計投入防沙治沙資金19.89億元,堅持“誰投資、誰治理、誰受益”的原則,拓寬融資渠道,社會資本防沙治沙造林投入3.6億元,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積352.3萬畝。

據統計,2022年,兵團完成植樹造林44.15萬畝、種草48.4萬畝、治理沙化土地75.18萬畝,分別完成國家下達任務的109.2%、108.7%、125%,墾區及周邊地方荒漠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實現了“人進沙退”。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兵團廣大職工群眾欣喜地見證著生態環境向“美”之變,深刻感受到城市“顏值”和生態“氣質”持續提升。只此青綠,向“美”而行,推動實現更高質量發展,一個更加美麗的兵團值得期待。

信息來源:兵團日報 編輯:賈蕾


終審:生態環境局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家渠市| 沂南县| 岢岚县| 璧山县| 曲阜市| 东丰县| 黄梅县| 林甸县| 桂东县| 右玉县| 顺平县| 鹿泉市| 东平县| 清河县| 广河县| 黄山市| 巴青县| 靖宇县| 莎车县| 平定县| 尚志市| 台山市| 五河县| 望江县| 新竹县| 井陉县| 犍为县| 通城县| 阳高县| 江油市| 阿鲁科尔沁旗| 英山县| 天峨县| 五大连池市| 阜城县| 武强县| 全南县| 安义县| 安阳县| 上虞市| 宁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