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5兵團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第12批)
附件5
兵團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問題查處情況的通報(第12批)
截止2024年6月1日,兵團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涉及第一師阿拉爾市生態環境信訪件64件,現將第12批交辦問題結果通報如下:
序號 | 交辦問題基本情況 | 問題類型 | 涉及團場及 部門 | 調查核實 情況 | 是否 屬實 | 辦結目標 | 處理和整改 情況 | 問責 情況 | 備注 |
1 | 受理編號〔2024〕一師27號的環境信訪問題為:投訴人反映十六團八連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公司,沒有回收危險廢物資質卻回收廢油,經營許可證上沒有危險廢物回收代碼,危險廢物回收代碼是90021008,特友再生資源回收公司用的代碼是90024908 | 其他 | 十六團 | 經核實,舉報情況不屬實。 投訴人反映的十六團八連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沒有回收危險物品資質卻回收廢油,經營許可證上沒有危險廢物回收代碼,危險廢物回收代碼是90021008。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有營業執照和危險物品收集經營許可證,對代碼90021008危險廢物沒有進行回收。 經十六團組織相關人員核實,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嚴格按照《危險廢物經營管理辦法》經營,并且取得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嚴格按照廢物類別進行廢物回收經營每次回收的危險物品都會在《全國固體廢物綜合管理系統》進行登記,關于回收代碼90021008危險廢物,經在全國體廢物綜合管理系統上查詢,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沒有回收過此危險廢物。 | 不屬實 | 預防環境污染隱患 | 針對核查情況,十六團城鎮管理服務中心(生態環境保護站)一是新疆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加強日常危險廢物回收的管理責任,嚴防嚴控,定期自查自糾,對發現的不足和問題立即整改,及時消除環境風險隱患。二是要求新疆特友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日常檢查,做好危險廢物規范化管理、污染防治等工作。三是如發現與生態環境有關的問題,立即上報城鎮管理服務中心(生態環境保護站)。 | 無 |
|
2 | 受理編號〔2024〕一師28、29號的環境信訪問題為:投訴反映阿拉爾市九團八連入口處天鑫瀝青拌和有限公司灰塵和氣味污染,導致其西瓜停長,要求停產或降低污染;投訴反映阿拉爾九團八連入口處天鑫瀝青拌和有限公司灰塵和氣味污染,導致其西瓜停長。 | 環境污染 | 經開區 | 經核實,舉報情況屬實。 經調查受損瓜農田位于九團八連,瓜田北部為阿拉爾市天鑫瀝青拌合有限公司(下稱天鑫瀝青)和阿拉爾市建砼建材有限公司(下稱建砼建材)。受損瓜田土地為九團八連所有,承租人為河南籍農民,瓜田種植品種為早熟西瓜。據瓜農介紹,該片地租賃面積約30畝,以前種植的棉花,本次為其第一年租賃種植,西瓜為第一輪作物,因周邊企業揚塵污染物影響,瓜苗長勢較差,結瓜困難,歪瓜率高,嚴重影響西瓜的產量和品質。 根據現場調查,受損瓜田位于阿拉爾市天鑫瀝青拌合有限公司和阿拉爾市建砼建材有限公司南側,通過與附近其他瓜田對比,長勢和品質確實較差,不排除揚塵影響因素。 天鑫瀝青生產產品為商品瀝青混凝土,主要污染物為瀝青煙和粉塵,瀝青拌合站處理工藝為“重力除塵+布袋除塵”和“電捕焦油器+活性炭吸附”處理后廢氣經15米高煙囪排放。粉塵除有組織排放外,主要來自現場砂石料堆放場和卸料時產生的無組織粉塵。現場調查時發現企業存在露天砂石料未苫蓋,卸料時未采取降塵等措施,如遇有風天氣,會有無組織粉塵向周邊環境擴散。 建砼建材生產產品為商品混凝土,主要污染物為粉塵,混凝土攪拌粉塵經倉頂布袋除塵器處理后廢氣經21米高煙囪排放。粉塵除有組織排放外,主要來自現場砂石料堆放場和卸料時產生的無組織粉塵。現場調查時發現企業存在露天砂石料未苫蓋,卸料時未采取水霧降塵等措施,如遇有風天氣,會有無組織粉塵向周邊環境擴散。 | 屬實 | 協調企業民眾需求 | 一是督促企業整改。發現問題后,經開區向企業下達生態環境保護檢查現場處理意見書要求企業對無組織揚塵問題立即采取防塵網苫蓋、卸料時段水霧降塵、增加灑水頻次等措施進行治理,經開區將對企業整改情況持續跟進。二是積極溝通協調。在了解投訴群眾訴求和現場調查后,經開區協同生態環境局安撫群眾情緒,并和天鑫瀝青、建砼建材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溝通,初步達成意向。企業負責人表示,愿意對受損瓜田在合理范圍內進行經濟賠償。三是強化監督監管。為防止此類揚塵污染問題再發生,經開區將對轄區涉及揚塵治理的建材企業和施工工地強化監督監管。要求企業采取合理可行的揚塵治理措施,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守牢生態環境保護底線。 | 無 |
|
3 | 受理編號〔2024〕一師30號的環境信訪問題為:投訴人反映阿拉爾三個二級飲用水源地,三座水庫(勝利、上游、多浪)都被對外承包了,按照國家要求,國家飲用水源地禁止對外承包,水庫被承包后用來從事養殖業和捕撈,勝利和上游水庫庫區有魚池,魚池沒有排污水系統,每天偷偷用抽水機排到庫區污染水資源,勝利水庫進水口有很多魚池,這事情已經多次舉報,可是一直沒有全面整改,目前仍然在對外承包從事養殖業。 | 環境污染 | 水利局 | 經核實,舉報情況基本屬實。 1.投訴人反映的阿拉爾三個二級飲用水源地,三座水庫(勝利、上游、多浪)都被對外承包了,按照國家要求,國家飲用水源地禁止對外承包,水庫被承包后用來從事養殖業和捕撈。 2024年4月12日,第一師水利工程管理服務中心與阿拉爾市長鑫漁業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上游水庫水產品捕撈委托合同書》《勝利水庫水產品捕撈委托合同書》《多浪水庫水產品捕撈委托合同書》,合同明確魚苗放養和捕撈作業依據為《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若干意見》(農漁發2019)1號)、《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農漁發2019)28號)、《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實施方案》(兵農漁發2020)38號)等。魚苗投放、成魚捕撈嚴格按照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編制的《第一師阿拉爾市四座水庫漁業資源調查與評估》進行通過定量投放草魚、鰱魚、鳙魚、鯽魚、蟹苗等,防治蘆葦水草等滋生造成的水生態失衡。按照《飲用水源保護區污染防治管理規定》,師市三座水庫漁業養殖遵循人放天養的模式,未進行網箱養殖和投喂,不屬于禁止事項,魚苗投放、成魚捕撈作業范圍均在水源地取水口2500米以外水域,符合《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規劃〉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阿拉爾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劃分方案〉的批復》(新兵函〔2017〕31號)要求,投訴人反映的水庫對外承包、養殖和捕撈等問題部分屬實。 2.投訴人反映的勝利和上游水庫庫區有魚池。 上游水庫魚池位于水庫放水閘右岸庫區;勝利水庫魚池位于水庫進水口左岸邊坡100米庫區,此情況屬實。 3.投訴人反映的勝利水庫和上游水庫魚池沒有排污水系統。 勝利水庫庫區魚池規劃并建有獨立排污系統,與庫區水域隔離,養殖廢水由養殖戶經魚池排渠通過跨S309公路地埋涵管排放至庫區外的16團16連排渠內,未排入庫區。上游水庫魚池用水泵抽取廢水排至庫外排渠,巡查中未發現偷排至庫區內的現象。此情況不屬實。 4.投訴人反映的勝利水庫和上游水庫魚池每天偷偷用抽水機排到庫區污染水資源。 師市水文水資源管理中心委托第三方每月對各水庫開展水質監測,水質檢測結果均符合《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未發現水質超標問題。此情況不屬實。 5.投訴人反映的勝利水庫進水口有很多魚池,一直沒有全面整改,目前仍在從事養殖業。 勝利水庫魚池位于進水口左岸邊坡100米庫區內。魚池現管理單位為12團。師市水利局將強化行業監管,舉一反三督促七團、十二團、十六團等單位切實履行屬地管理責任,嚴格按照《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水利工程管理和保護辦法》第二十一條,在水利工程管理范圍內不得進行種植、養殖活動的規定盡快清退水庫管理范圍內魚塘。此情況屬實。 | 基本屬實 | 核實實際情況并回復居民群眾 | 一是履職盡責,部門聯動。接兵團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舉報受理轉辦清單后,第一師阿拉爾市水利局黨組高度重視立即組織力量成立核查小組,明確工作任務,及時對調查核實情況進行分析研判,把信訪舉報件處理工作作為黨組當前重點工作抓緊、抓實。二是落實“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按照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屬地管理要求,師市水利局起草通知,組織多浪水庫、上游水庫、勝利水庫屬地管理單位,核實清理水庫管理范圍內魚塘。三是壓實責任,依規處理。緊緊抓住摸底調查和清查處理關鍵環節,堅持依法依規,確保有理有據,多方位、全方面核實舉報內容,力求從根本上化解矛盾、解決問題。 | 無 |
|
4 | 受理編號〔2024〕一師回訪15號的環境信訪問題為:投訴人反映三五九小區西區大門口附近一排餐飲店油煙機安裝的位置位于居民樓臥室的下方,產生的噪音大,影響孩子學習和休息;油煙污染嚴重,在小區里面都能聞到嗆鼻的味道。回訪情況:油煙和噪音沒有改善,還是跟之前一樣,問題沒被解決。 | 環境污染 | 市場監督管理局 | 經核實,舉報情況屬實。 舉報人反映三五九小區西區大門口附近一排餐飲店,油煙機安裝在后廚位置,即靠近居民樓一側。與居民樓間距較近,易對周邊居民生活造成影響。 經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現場查看,三五九小區西區大門口附近一排餐飲店涉及油煙投訴單位有9家。 針對核查情況,由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牽頭,組織幸福路街道辦事處、師市生態環境局、師市城市管理局、師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召開油煙治理工作協調會。在會上,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列出油煙治理工作的重點單位,將重點單位情況一一進行匯報,其他單位結合本單位職責,對油煙治理工作提出可行性解決方案和工作計劃。 協調會后,針對投訴中反映的9家重點單位,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聯合幸福路街道辦事處、師市生態環境局、師市城市管理局、師市住建局工作人員來到現場,對9家單位的情況進行現場核查。師市生態環境局用專業設備對每家單位的油煙情況進行檢測,檢測是否超出環保標準、是否對周邊住戶產生影響,并將檢測結果現場告知9家單位的負責人。 | 屬實 | 解決油煙擾民問題 | 根據師市生態環境局檢測結果,9家單位產生的油煙問題影響住戶生活,對這9家單位,一是要求在6月2日前整改完成;二是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幸福路街道辦事處、師市生態環境局、師市城市管理局、師市住建局工作人員在整改完成后現場驗收整改情況;三是在現場,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也將整改意見告知給經營單位,經營單位負責人簽字確認,保證油煙治理工作能落實到位。 | 無 |
|
兵團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阿拉爾市期間:2024年5月15日-6月3日
投訴舉報電話:0997-4696330,郵政信箱:第一師阿拉爾市第A027號信箱
督察組受理舉報電話時間:每天早上10:00-晚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