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區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 以法治力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石榴云/新疆日報記者 梁立華
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隨著2021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的施行,我區推動鄉村振興工作同全國其他省份一同邁入法治軌道。
全面振興鄉村,法治是重要保障。一年多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通過立法、監督、代表工作,全力推動鄉村振興促進法落地見效,我區鄉村發展呈現嶄新面貌。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暢通城鄉要素流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了具體部署。朝著黨的二十大確立的目標,我區以法治護航鄉村振興的步伐將邁得更加堅實。
鄉村變化看得見
今年9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來到我區,就貫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情況開展執法檢查。走進溫宿縣克孜勒鎮烏克鐵熱克村,穿過西域風格的“城門”,就來到了“幸福巷子”。道路兩旁小販吆喝聲此起彼伏,燒烤、小吃等香味彌漫在空氣中;白墻灰瓦、五彩涂鴉是古典與現代的碰撞,靜謐中平添幾分活潑;整潔的院落、成蔭的葡萄架,是鄉村生活的愜意。
烏克鐵熱克村將發展產業、增加就業同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游緊密結合,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展示了美麗鄉村該有的樣子,得到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的肯定。
鄉村振興促進法提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不斷解放和發展鄉村社會生產力,激發農村發展活力。
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依據法律,在確?!稗r民身份不變、宅基地資格權不變、集體收益分配權不變”的前提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盤活利用閑置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投資21億元成功打造了鄉村產業振興項目“西部烏鎮”,帶動農牧民戶均年增收3.3萬元,將農戶的“死資產”變成“活資本”。如今,烏爾禾區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已經達到35806元。
“‘西部烏鎮’項目不僅增加了農民財產性收入,還改變了烏爾禾鎮的村容村貌,為全疆推進鄉村振興提供了烏爾禾樣本。”克拉瑪依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烏爾禾區委書記薛宏舜說。
黨的領導是關鍵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鄉村振興促進法明確,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和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善治鄉村。
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推進鄉村振興,除多次舉行會議專門安排部署外,還成立自治區黨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暨鄉村振興領導小組,加強工作領導,強化組織保障。同時還制定完善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辦法及其考核細則,切實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
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我區還通過選派一批優秀干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崗位,建設了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干部隊伍,充分發揮了黨的領導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這是位于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的烏爾禾國際文旅度假區·西部烏鎮項目。龐博攝
黨的二十大代表馬瑜便是投身鄉村振興一線崗位的優秀代表。作為昌吉日報社駐瑪納斯縣蘭州灣鎮八家戶村第一書記、“訪惠聚”工作隊隊長,馬瑜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帶領“訪惠聚”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積極推動渠道橋涵、衛生公廁建設和煤改電、鄉村風貌改造等一批項目落地,八家戶村實現了環境優美、產業興旺、農民富裕。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發揮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充分利用村里的特色資源優勢,把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村民增收。”馬瑜說。
打造良好法治環境
在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過程中,自治區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實踐,抓住關鍵環節,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結合實際制定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于今年3月1日起施行。
今年9月,自治區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糧食安全保障條例》,并將于2022年11月1日起施行,這是自治區確保糧食生產、維護糧食流通秩序、實現糧食安全保障工作現代化治理的重要法規和制度保障。
隨著一系列條例的出臺,目前,我區已初步形成以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為統領,相關法規為支撐的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的地方法規制度體系。
在自治區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起草過程中,立法調研組深入南北疆實地調研?!拔覀兿群笳骷?1家廳局對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的具體措施,共征集立法需求452條?!弊灾螀^人大常委會農業與農村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晁群勇說。
在貫徹落實鄉村振興促進法過程中,不乏人大代表的身影。
全國人大代表、溫宿縣吐木秀克鎮黨委書記廖朝陽說,吐木秀克鎮各行政村積極探索不同類型的特色振興之路,以多樣化為美,保持鄉村固有的歷史、文化、風俗、風貌等,通過“一村一品”“一村一特”,以特色產業吸引村民和企業積極主動參與鄉村振興,通過業態整合,形成了“產供銷”一體化的鏈條。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努力提升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水平,建設生態良好、環境優美、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绷纬栒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