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協力共創業 同心奏響致富曲
涂興峰和王貴敏夫婦,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三團甘泉鎮出了名的致富“夫妻檔”。他們憑借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共同開創了一片新天地,書寫了一段令人敬佩的致富傳奇。
1994年,涂興峰和王貴敏夫婦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三團17連承包了棉花地。然而,在那個年代,承包土地機械化水平不高,他們每天都要忍受著烈日的暴曬和寒風的刺骨,辛勤勞作。王貴敏回憶起那段日子,總是覺得非常辛苦,出門總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然而,生活并沒有給他們喘息的機會。大兒子的降生雖然給這個家庭帶來了溫馨與幸福,但同時也增加了家庭的經濟壓力。為了改變現狀,讓家人過上更好的生活,涂興峰和王貴敏決定創業。
1999年春節,他們在親戚聚會上了解到一個遠方表哥在開辦滴灌帶廠,主要業務是將廢舊滴灌帶進行回收再加工可重復利用。這個項目成本不高,效益可觀,讓他們看到了希望。于是,涂興峰和王貴敏虛心向表哥學習開辦滴灌帶廠的相關經驗,毅然決定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一師三團開一家滴灌帶廠。
創業的路并非一帆風順。由于缺乏經營經驗,他們的初次創業以失敗告終。辛苦積攢下來的錢全部賠光,還背上了沉重的債務。面對困境,他們沒有放棄。為了償還債務,他們一家人除了滴灌帶生產季外,都在打零工賺錢。
2007年,涂興峰夫婦開始嘗試發展地膜回收項目。廠里的工期時間比以前要長,需要長期雇傭4-5名工人。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不斷拓展業務領域,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2015年,他們將廠子分三個項目進行,一個原料回收、一個翻新、一個新顆粒加工。只用投入新料,降本增效,每年生產滴灌帶2萬多卷,產值三百多萬。
正當事業蒸蒸日上時,國家對環保提出了更嚴格的標準。涂興峰夫婦經營的滴管廠不符合相關規定要求,企業再次陷入困境。面對困境,他們沒有氣餒。通過團鎮相關部門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他們積極協調改進生產環境,最終確定遷移生產廠房。在新的起點上,他們的事業重新啟航。
2023年,阿拉爾市旭源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在三團甘泉鎮11連正式掛牌營業,年生產滴灌帶4萬卷,年產值600萬元。公司主營業務是將農田殘膜、滴灌帶回收后加工成塑料顆粒,再應用于塑料制品的生產中,形成再生塑料制品。利用廢舊塑料熔融造粒的生產技術, 不僅大大降低了白色污染,還有效保護了農業生態環境,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促進了團鎮經濟高質量發展。
成功后的涂興峰夫婦沒有忘記初心。他們積極回饋社會,為困難員工及時提供各種幫助,還為有困難家庭的孩子發放助學金,不遺余力地幫助他們走出困境。他們的善舉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和尊重。
如今,這對夫妻不僅實現了自己的致富夢想,更為身邊的人樹立了榜樣,勇往直前、奮力拼搏,在追求自己人生理想的道路上不斷前行!